和徐子融韵 其二
[宋代]:陈文蔚
读书端的在研穷,洞贯精粗与始终。
卓尔顔渊有真见,分明来自博文中。
讀書端的在研窮,洞貫精粗與始終。
卓爾顔淵有真見,分明來自博文中。
宋代·陈文蔚的简介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
► 陈文蔚的诗(301篇) ► 陈文蔚的名句〕
宋代: 陈文蔚
读书端的在研穷,洞贯精粗与始终。
卓尔顔渊有真见,分明来自博文中。
讀書端的在研窮,洞貫精粗與始終。
卓爾顔淵有真見,分明來自博文中。
宋代: 陈文蔚
珍重羲黄书一编,昔经秦火不能然。
君今于此得消息,岂外吾身更觅天。
珍重羲黃書一編,昔經秦火不能然。
君今于此得消息,豈外吾身更覓天。
宋代: 方一夔
袖手阑干独倚楼,暂舒倦眼对沧洲。
云山劝我闲方住,声利萦人懒即休。
后世岂无青史笔,浮生那欠赤泉侯。
岩幽得似铜駞陌,粟饭藜羹却易求。
袖手闌幹獨倚樓,暫舒倦眼對滄洲。
雲山勸我閑方住,聲利萦人懶即休。
後世豈無青史筆,浮生那欠赤泉侯。
岩幽得似銅駞陌,粟飯藜羹卻易求。
宋代: 陈文蔚
簪去良朋未有期,无邪端欲正吾思。
近来自服无他药,一卷中庸对证医。
簪去良朋未有期,無邪端欲正吾思。
近來自服無他藥,一卷中庸對證醫。
宋代: 陈文蔚
小斋虽不奉名谭,此理要须见倚参。
料得归怀明月满,不应对影祗成三。
小齋雖不奉名譚,此理要須見倚參。
料得歸懷明月滿,不應對影祗成三。
宋代: 韩琦
伯氏勋名永,繇公左右然。
贤碑求帝篆,行录广时传。
余范光门法,遗文粲史编。
欲知天报厚,五福赐君全。
伯氏勳名永,繇公左右然。
賢碑求帝篆,行錄廣時傳。
餘範光門法,遺文粲史編。
欲知天報厚,五福賜君全。
宋代: 韩琦
礼称七十还君事,岂必如期许退身。
臣子引年虽审分,朝廷图旧合推仁。
晓登文石方延刻,暮挂危冠不待晨。
窃惜圣神求治意,未宜轻去老成人。
禮稱七十還君事,豈必如期許退身。
臣子引年雖審分,朝廷圖舊合推仁。
曉登文石方延刻,暮挂危冠不待晨。
竊惜聖神求治意,未宜輕去老成人。
宋代: 王庭珪
季子过徐因挂剑,吾诗似剑敢欺徐。
才华本自轻场屋,诂训犹堪授里闾。
踏雪打门人问字,载殽从学酒盈车。
儿童诵得平生赋,不是兔园遗下书。
季子過徐因挂劍,吾詩似劍敢欺徐。
才華本自輕場屋,诂訓猶堪授裡闾。
踏雪打門人問字,載殽從學酒盈車。
兒童誦得平生賦,不是兔園遺下書。
宋代: 韩淲
被褐纱巾醉后歌,寻常还往记婆娑。
遯翁九日同登处,残照吹红玉水波。
被褐紗巾醉後歌,尋常還往記婆娑。
遯翁九日同登處,殘照吹紅玉水波。
宋代: 曾丰
之子于人第一流,于山也独拔其尤。
高亭未与山相称,直起元龙百尺楼。
之子于人第一流,于山也獨拔其尤。
高亭未與山相稱,直起元龍百尺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