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贊宁上人
[宋代]:王禹偁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传修成乙夜开。
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
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若念重瞳欲相见,未妨西上一浮杯。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傳修成乙夜開。
天子遠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雲來。
眉毫久别應垂雪,心印休傳本似灰。
若念重瞳欲相見,未妨西上一浮杯。
宋代·王禹偁的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
► 王禹偁的诗(656篇) ► 王禹偁的名句〕
宋代: 王禹偁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传修成乙夜开。
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
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若念重瞳欲相见,未妨西上一浮杯。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傳修成乙夜開。
天子遠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雲來。
眉毫久别應垂雪,心印休傳本似灰。
若念重瞳欲相見,未妨西上一浮杯。
唐代: 杜甫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迳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一昨陪錫杖,蔔鄰南山幽。
年侵腰腳衰,未便陰崖秋。
重岡北面起,竟日陽光留。
茅屋買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聞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頗和暖,石田又足收。
當期塞雨幹,宿昔齒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勢龍泓頭。
柴荊具茶茗,迳路通林丘。
與子成二老,來往亦風流。
宋代: 释祖钦
道契佛祖,身自康宁。
行笃言寡,名香德馨。
一尘不染,千里前程。
番阳浩浩,集云青青。
稳泛扁舟短櫂,西风浪平。
道契佛祖,身自康甯。
行笃言寡,名香德馨。
一塵不染,千裡前程。
番陽浩浩,集雲青青。
穩泛扁舟短櫂,西風浪平。
宋代: 王之道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传修成乙夜开。
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
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若念垂瞳欲相见,未访西上一浮杯。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傳修成乙夜開。
天子遠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雲來。
眉毫久别應垂雪,心印休傳本似灰。
若念垂瞳欲相見,未訪西上一浮杯。
元代: 陈基
忽忽岁将晏,郁郁不自聊。况兹霜露集,惊飙振寒条。
之子从何来,携琴□衡茅。为我理素曲,五音纷以调。
庄听敛手衽,幽忧为之消。鸾凤戏云中,馀音相与飘。
别鹤惊宵露,众葩悦春朝。婉丽不可极,忽复变萧寥。
清风散六合,白日耀层霄。流水一何深,泰山一何高。
聘鲁慨观乐,适齐感闻《韶》。畴知今日乐,俯仰千载遥。
寤言欲报之,愧乏英琼瑶。
忽忽歲将晏,郁郁不自聊。況茲霜露集,驚飙振寒條。
之子從何來,攜琴□衡茅。為我理素曲,五音紛以調。
莊聽斂手衽,幽憂為之消。鸾鳳戲雲中,馀音相與飄。
别鶴驚宵露,衆葩悅春朝。婉麗不可極,忽複變蕭寥。
清風散六合,白日耀層霄。流水一何深,泰山一何高。
聘魯慨觀樂,适齊感聞《韶》。疇知今日樂,俯仰千載遙。
寤言欲報之,愧乏英瓊瑤。
宋代: 李彭
之子远行迈,眷言款松门。
云物起离色,况乃闻清猿。
颇云吴会去,饱参南山禅。
南山燕颔郎,气敌千人军。
要当理断履,过我艺兰荪。
之子遠行邁,眷言款松門。
雲物起離色,況乃聞清猿。
頗雲吳會去,飽參南山禅。
南山燕颔郎,氣敵千人軍。
要當理斷履,過我藝蘭荪。
唐代: 天目僧
山中人事违,天眼中修定。
(天目,一名天眼。
)我本无根株,只将笋为命。
(见释贊宁所撰《笋谱》。
)。
山中人事違,天眼中修定。
(天目,一名天眼。
)我本無根株,隻将筍為命。
(見釋贊甯所撰《筍譜》。
)。
宋代: 王之道
诏修僧史浙江滨,万卷书中老一身。
赴阙尚留支遁马,援毫应待仲尼麟。
溟濛雪影松窗晓,狼籍苔花竹院春。
还许幽斋暂相访,却慙陶令满衣尘。
诏修僧史浙江濱,萬卷書中老一身。
赴阙尚留支遁馬,援毫應待仲尼麟。
溟濛雪影松窗曉,狼籍苔花竹院春。
還許幽齋暫相訪,卻慙陶令滿衣塵。
宋代: 王禹偁
诏修僧史浙江滨,万卷书中老一身。
赴阙尚留支遁马,援毫应待仲尼麟。
溟濛雪影松窗晓,狼籍苔花竹院春。
还许幽斋暂相访,却惭陶令满衣尘。
诏修僧史浙江濱,萬卷書中老一身。
赴阙尚留支遁馬,援毫應待仲尼麟。
溟濛雪影松窗曉,狼籍苔花竹院春。
還許幽齋暫相訪,卻慚陶令滿衣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