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王洋的诗 > 闻刘行简给事休致作诗寄之

闻刘行简给事休致作诗寄之

[宋代]:王洋

郡下一卷书,云自邮籖来。
剥啄惊昼眠,柴门手自开。
上有骊珠光,照耀分尘埃。
读之未尽行,喜焰生寒灰。
黄门白首郎,上疏称乞骸。
帝曰大布衣,锡汝陞文阶。
天孙鈆录秘,论撰须儒魁。
荣名不汝遗,汝往时钦哉。
夕即拜帝命,雪涕何纷漼。
恩许归旧庐,径卧南山斋。
此翁山泽仙,不赋章绶材。
误因文彩露,遂落天网恢。
一游三十年,所得非不谐。
文名动青琐,笔力幽黄能。
左省岂不荣,珠庭重徘徊。
巢父一掉头,百挽终不回。
吾意天地间,清风有根栽。
人心感披拂,达者分条枚。
二疏杨巨源,同上百尺臺。
刘翁传其风,苍舒次隤敳。
况复祖子孙,此道同胚胎。
前刘脱功名,养气如婴孩。
至今一箭诗,讽咏及陪臺。
翁今亦何有,旷达忘悲哀。
清风既不死,缾大无耻垒。
岁晚春物动,吴山发寒梅。
愿翁强赋之,为花吐琼瑰。
牀头拂易传,牀下鸣新醅。
它时三径边,为翁剪蒿莱。

王洋简介

宋代·王洋的简介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为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 王洋的诗(695篇) ► 王洋的名句

猜你喜欢

闻刘行简给事休致作诗寄之

宋代王洋

郡下一卷书,云自邮籖来。
剥啄惊昼眠,柴门手自开。
上有骊珠光,照耀分尘埃。
读之未尽行,喜焰生寒灰。
黄门白首郎,上疏称乞骸。
帝曰大布衣,锡汝陞文阶。
天孙鈆录秘,论撰须儒魁。
荣名不汝遗,汝往时钦哉。
夕即拜帝命,雪涕何纷漼。
恩许归旧庐,径卧南山斋。
此翁山泽仙,不赋章绶材。
误因文彩露,遂落天网恢。
一游三十年,所得非不谐。
文名动青琐,笔力幽黄能。
左省岂不荣,珠庭重徘徊。
巢父一掉头,百挽终不回。
吾意天地间,清风有根栽。
人心感披拂,达者分条枚。
二疏杨巨源,同上百尺臺。
刘翁传其风,苍舒次隤敳。
况复祖子孙,此道同胚胎。
前刘脱功名,养气如婴孩。
至今一箭诗,讽咏及陪臺。
翁今亦何有,旷达忘悲哀。
清风既不死,缾大无耻垒。
岁晚春物动,吴山发寒梅。
愿翁强赋之,为花吐琼瑰。
牀头拂易传,牀下鸣新醅。
它时三径边,为翁剪蒿莱。

又题琳师房刘行简给事墨竹

宋代王洋

黄门给事二千粟,日割三牲亦应足。
刘翁食俎厌羶腥,千亩渭川期满腹。
吴人束简如束刍,百钱可了三日厨。
刘翁平生几两屐,可能千亩无赢余。
独嫌纳腹未可尽,更为挥毫写清峻。
庭空月落千丈长,老柏乔松未髙劲。
锦綳稚子置腹中,铁面老人凌远风。
此君族类俱得所,多事索此霜髯翁。
腹饥眼饱徒倥偬,只说饕馋疑作俑。
何以先生日照盘,更看婵娟势飞动。
琳师从此唯善看,时时更为通平安。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其三

宋代庞谦孺

少年负豪气,乃心在有为。
天下非我能,胡为久栖栖。
圣贤既在上,治具皆设施。
一廛为天氓,岂不乐在兹。
但愿禾黍肥,富贵从此辞。
雨露被东皋,草木含华滋。
一物遂生成,仰荷皇天私。
努力且加餐,已矣复何期。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其一

宋代庞谦孺

人生寄寒暑,销铄如然薪。
但见烈火炎,倏忽糜灰尘。
不过数十改,即已无此身。
岂不甚哀哉,言之为酸辛。
达士易与足,一饱即自伸。
遇者运多途,贪婪丧其真。
如此不饮酒,徒为世上人。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其四

宋代庞谦孺

人无百年期,乃为千岁根。
蓄积为众鶵,此意古所敦。
悯余贫贱士,窘束未易论。
今岁夏潦至,信宿水浸门。
旧粟已告竭,新稼无一存。
朝分糠籺餐,暮掇藜藿吞。
一身未保活,况敢念子孙。
虽云伤我怀,赋命不可奔。
未死尚为氓,一息犹天恩。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其二

宋代庞谦孺

一室守丘壑,四海无遐想。
乐此邻里欢,坐阅草木长。
燕寝北窗下,枕几遂俯仰。
清风动柴荆,白日照穷巷。
接目有佳色,到耳无惊响。
乐哉心迹安,庶保神气养。
百年茅檐下,邈矣千载上。

闻刘彦说率友生过别业以诗寄之与彦说之约者

唐代赵蕃

柿栗当收获稻终,驾言野适兴何穷。
门生二子归来昼,张丈殷兄邻舍翁。
豆饭芋魁吾岂乏,鸡豚社酒岁仍丰。
家山日日长牵念,何况传闻襆被同。

闻刘彦说率友生过别业以诗寄之与彦说之约者皆当和此诗也

唐代赵蕃

柿栗当收穫稻终,驾言野适兴何穷。
门生二子归来昼,张丈殷兄邻舍翁。
豆饭芋魁吾岂乏,鷄豚社酒岁仍丰。
家山日日长牵念,何况传闻幞被同。

闻兄衜窜作诗寄之

宋代张磻

飞旆翩然拂曙凉,都门饯送集冠裳。
窜乡此去嗟予季,忠国古来留异方。
贾谊谁云时不遇,郦生自谓我非狂。
横江一网空朝市,何物充庖荐庙廊。

处厚游杭作诗寄之

唐代牟融

江村摇落暂逢秋,况是闻君独远游。
浙水风烟思弔古,楚乡人物赋登楼。
书沈寒鴈云边影,梦绕清猨月下愁。
念我故人劳碌久,不如投老卧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