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

[唐代]:杜甫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促织:又叫蟋蟀,今甘肃天水一带俗称“黑羊”。哀音:哀婉的声音。
②稳:安。亲:近。
③得:能够。放妻: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
④丝:弦乐器。管:管乐器。感激:感动,激发。天真:这里指促织没有受礼俗影响自然真切的呜声。

译文:
蟋蟀的叫声十分微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
它在寒冷的野外草丛间叫得不畅,移到床下来叫,仿佛与我的心情相同。
唉,久客他乡的我怎能不闻声而泪下?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难以稳睡到天明。
想那哀切的丝乐和激昂的管乐,也不如这天真的声音如此感人。

《促织》赏析

  人们常常把呜叫声当作动物的语言,所以听到反复不断的声音,就自然想象到那是在不断地诉说着什么,或要求着什么,把它想象成无休止的倾诉。杜甫在秦州的几个月,正是促织活动的时候。傍晚,清晨,特别是不眠之夜,大约都是在促织的鸣叫声中度过的。诗人久客在外,心情本来就很凄凉,被促织声一激,往往不禁泪下。这首诗,就是诗人当时忧伤感情的真实写照。

  起句正面点明促织,以“甚细微”与第二句的“何动人”构成对比,衬托哀音的不同寻常。

  三、四句和五、六句,在修辞上构成两对‘‘互文”。就是说:促织在野外草根里、在屋内床底下,总是鸣声不断;而不论在什么地方呜叫,总和不得意的诗人心情是互相接近的。听到它的叫声,长期客居外乡的人不得不流泪,再也无法安睡到天明;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被哀鸣之声惊醒,陪着促织洒下泪水。这种“互文”格式的使用,用表面上的两层意思抒写了交互着的四层意思,能收到言简意缘的效果,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最后两句以“悲丝”、“急管”同促织的啼叫相比较,而以促织叫声“天真”、不受礼俗影响作结,把促织的哀音放在任何乐器的演奏无法达到的效果之上,把“哀音何动人”写到了极点,更加烘托出诗人的思乡愁苦之情。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 杜甫的诗(1875篇) ►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促织

宋代梅尧臣

札札草间鸣,促促机上声。
织女夜中起,明河檐外横。
一丝不入杼,疏密工未精。
岂知天孙巧,衣脱六铢轻。
人间唯贵重,暗虫休催成。

促织

宋代李纲

促织哀吟不自劳,草根牀下夜萧骚。
我为逐客宜无寐,何事齁齁至日髙。

促织

宋代杨万里

一声能遣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
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

促织

宋代杨公远

促人机杼意殊深,彻夜啾啾不绝吟。
莫入五侯庭院去,青蛾红粉少知心。

促织

宋代蒲寿宬

炎夏居壁根,凉秋噪篱侧。
安得懒妇名,岂其旷乃职。
不念作茧劳,徒能促人织。

促织

宋代苏轼

月丛号耿耿,露叶泣漙漙。
夜长不自暖,那忧公子寒。

促织

唐代张乔

念尔无机自有情,迎寒辛苦弄梭声。
椒房金屋何曾识,偏向贫家壁下鸣。

促织

唐代王炎

春山布谷劝耕事,秋园络纬催机杼。
大家未织吏索租,小家欲织无丝缕。
无丝可织寒无衣,输租后期罪当笞。
悲鸣终夜不能已,嗟尔候虫何自苦。

促织

唐代杜甫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促织

宋代王安石

金屏翠幔与秋宜,得此年年醉不知。
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