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王维的诗 > 送李判官赴东江

送李判官赴东江

[唐代]:王维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皇华使:皇帝的使臣。《诗·小雅》中的篇名。皂盖: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蓬伞。封章: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亦称封事。文身:未开化的民族。
②树色:树木的景色。富春:古县名,县治在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遥知:在远处知晓情况。泣珠: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成珠,亦指鲛人流泪所成之珠。后用为蛮夷之民受恩施报之典实。

《送李判官赴东江》赏析

  全诗从出征写起,写到为求胜利,不惜牺牲。其时赵都督还没有动身,因此诗中采用的是虚拟的语气,描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首联“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写启程。首句介绍赵都督动身,以天上的将星喻指赵的出发。这一巧妙的联想、比喻,同时还拓展了诗作开阔的空间,令人想到赵都督或许就是在这样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出发的。第二句既交代了出征时节是柳条发青的春天,又以“柳”字暗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惜别之情,深蕴其中。

  颔联“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描写军队行进中的气势。刁斗,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报警,把它写进诗中,富于实感地表现了军营的生活情景。中间又以一个“鸣”字突出听觉,使人如闻一路军声震天,外加“万里”二字修饰,更显得声势浩大,军威显赫 。“万里”句由物见人,借助听觉渲染出征的气势 ,“三军”句则正面写人,诗人仿佛亲眼目睹这位将军率领三军正浩浩荡荡奔赴边陲。“井陉 ”,即井陉口,又名井陉关,唐时要塞,在今河北井陉县境内。一个“出”字,点出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与首句的“动将星”前后呼应。

  以上两联,从启程写到行军,重在勾划赵都督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后两联表现赵都督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戍边卫国的耿耿忠心。颈联“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正面写他立功报国的思想 。“凤阙”,汉代宫阙名,在建章宫东,因为其上有铜凤凰而得名,此处借汉说唐,用以泛指宫廷。“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取龙庭”,借指誓歼敌虏。这两句互文见义,意思是无论“辞凤阙”或“取龙庭 ”,都下定“忘身 ”、“报国”的决心 。“辞凤阙”在出征之前,“取龙庭”是在鏖战之后,可见决心始终如一。

  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以议论结束全诗。上一联作正面抒情,这一联从反面议论,加以强调 。“岂学”表示不应该学、不想学乃至决不学的意思。书生皓首穷经,不能为世所用,难免会有许多牢骚不平甚至生出弃文就武的想法。王维也有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隐衷,因此借题发挥,作为对于赵都督的赞扬之词说了出来。

  这首送别诗,写得意气风发、格调昂扬,不作凄楚之音。表现了青年王维希望有所作为,济世报国的思想。

王维简介

唐代·王维的简介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有“诗佛”之称。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 王维的诗(542篇) ► 王维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李判官赴东江

唐代王维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送李判官赴桂州幕

唐代钱起

欲知儒道贵,缝掖见诸侯。且感千金诺,宁辞万里游。
雁峰侵瘴远,桂水出云流。坐惜离居晚,相思绿蕙秋。

送李判官

唐代李郢

津市停桡送别难,荧荧蜡炬照更阑。
东风万叠吹江月,谁伴袁襃宿夜滩。

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

唐代杜甫

凭高送所亲,久坐惜芳辰。
远水非无浪,他山自有春。
野花随处发,官柳着行新。
天际伤愁别,离筵何太频。

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

唐代杜甫

凭高送所亲,久坐惜芳辰。
远水非无浪,他山自有春。
野花随处发,官柳著行新。
天际伤愁别,离筵何太频。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唐代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唐代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迴

唐代皎然

庾公欢此别,路远意犹赊。
为出塘边柳,荣归府中花。
驰阳照古堞,遥思凝寒笳。
延步下前渚,泝觞流浅沙。
湖光引行色,轻舸傍残霞。

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

唐代皎然

庾公欢此别,路远意犹赊。为出塘边柳,荣归府中花。
驰阳照古堞,遥思凝寒笳。延步下前渚,溯觞流浅沙。
湖光引行色,轻舸傍残霞。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

唐代岑参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