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杨归一
[宋代]:文同
出处久异矣,居常劳所思。
烟霄惟子未,鬓发已翁为。
世故岂须问,人生当自知。
林泉闻幸好,足可乐明时。
出處久異矣,居常勞所思。
煙霄惟子未,鬓發已翁為。
世故豈須問,人生當自知。
林泉聞幸好,足可樂明時。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
► 文同的诗(1100篇) ► 文同的名句〕
宋代: 文同
出处久异矣,居常劳所思。
烟霄惟子未,鬓发已翁为。
世故岂须问,人生当自知。
林泉闻幸好,足可乐明时。
出處久異矣,居常勞所思。
煙霄惟子未,鬓發已翁為。
世故豈須問,人生當自知。
林泉聞幸好,足可樂明時。
唐代: 白居易
欲去公门返野扉,预思泉竹已依依。
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
欲去公門返野扉,預思泉竹已依依。
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待我歸。
宋代: 白玉蟾
金丹大蘂妙无穷,一点丹头内外红。
真汞真铅才入手,片时伏虎活擒龙。
黄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嘘九转功。
十月胎圆坎离外,紫云飞出玉炉空。
短褐包巾满廛市,寻草烧茅烹药櫃。
自己三黄及四神,谁知安灶烹炉意。
纸襖麻衣要隐山,餐松饮水守饥寒。
日魂月魄空呼吸,到底方知入道难。
黑山山下鬼窟里,背曲头垂口流水。
梦中梦见梦中人,几时待得硫黄死。
薄福痴人不断淫,尾闾闭了採他阴。
元精摇撼无墙壁,错认黄泥唤作金。
容成三峰学御女,採精吸血兼服乳。
大道本来无阴阳,劳形著相徒自苦。
叩齿吞精咽气声,辘轳空动髑髅形。
妄将口鼻为玄牝,谩说金精肘后盈。
鼻头闭息空画饼,几人日中逃得影。
客风邪气肚中鸣,安得长灵砂在鼎。
参禅见性契真如,莫道无心便靠虚。
悟了不行乾智慧,千崖万壑涉程途。
多少老儒学周易,岂知太极归无极。
忘形便欲任天真,只恐春归草无力。
明教专门事灭魔,七时功德便如何。
不知清净光明意,面色痿黄空自磨。
胡氏阳山一果祖,九返庄严皆妄语。
手执金环连三车,阿谁飞上金天去。
更有持斋四果徒,九曲江头下铁符。
乳香烧尽难成佛,精血元阳搬运枯。
三千六百旁门术,开顶缩龟习定息。
存想丹田炼五芽,吐故纳新虚贵力。
礼塔焚香诵藏经,更能拜斗与瞻星。
吞符饮水专持咒,恁地如何得道成。
注想按摩八段锦,嘻呵六字拘兴寝。
若要还精补脑时,除非一盏醍醐饮。
双眼遥思运顶门,戏言日月照崑崙。
那堪又见圆光现,便指天尊与世尊。
眼本无光人妄想,耳本无声那得响。
上有大渊下泓池,妄指中黄忍肚饥。
空按周天行封数,几能识得真龙虎。
若识真龙真虎人,了得向上一条路。
暗把箪瓢服小便,吐吞涎唾作珠圆。
鼻头流出两条涕,便敢呼为玉箸仙。
说尽存三守一底,九年炼丹思暗里。
忘却家珍向外寻,百年做个阴灵鬼。
天门枸杞与黄精,豆杏姜椒白茯苓。
未委地仙成也未,皮焦肉腐可怜生。
斋醮关宣歌梵曲,分环破券受科录。
不识天心两字真,口会三光符水熟。
袖中雷印嚇山精,手把杨枝学隐形。
此心本是通神藏,一念差时万状生。
此身身外皆隐物,此心心外皆妖术。
身里真心心里身,不在中间内外出。
这些金液大还丹,自从元谷至泥丸。
抽添七返无多事,草木无心天地闲。
真根真蒂结真酥,真鼎真坛真蘂炉。
阳日起头阴日积,分明阳火与阴符。
半亩丹田种金粟,一朵灵芝香馥郁。
铁牛哮吼入绵厨,木马奔驰跳金屋。
乾坤二八结丹砂,满鼎溶溶白雪花。
提住龟蛇归两手,山中玉兔化金鸦。
还丹有诀知音少,汞龙铅虎凭火候。
三千刻内结婴儿,调和温养终无漏。
遍体浑如一片琼,寒蟾光照玉壶冰。
顶门夜半雷声吼,匝地清风神鬼惊。
天上人间真妙诀,谁敢天机私漏泄。
须是英雄大丈夫,了然胸中无一物。
一阳才动大丹成,片饷工夫造化灵。
只恐南宫录姓名,醉骑白鹤朝上清。
金丹大蘂妙無窮,一點丹頭内外紅。
真汞真鉛才入手,片時伏虎活擒龍。
黃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噓九轉功。
十月胎圓坎離外,紫雲飛出玉爐空。
短褐包巾滿廛市,尋草燒茅烹藥櫃。
自己三黃及四神,誰知安竈烹爐意。
紙襖麻衣要隐山,餐松飲水守饑寒。
日魂月魄空呼吸,到底方知入道難。
黑山山下鬼窟裡,背曲頭垂口流水。
夢中夢見夢中人,幾時待得硫黃死。
薄福癡人不斷淫,尾闾閉了採他陰。
元精搖撼無牆壁,錯認黃泥喚作金。
容成三峰學禦女,採精吸血兼服乳。
大道本來無陰陽,勞形著相徒自苦。
叩齒吞精咽氣聲,辘轳空動髑髅形。
妄将口鼻為玄牝,謾說金精肘後盈。
鼻頭閉息空畫餅,幾人日中逃得影。
客風邪氣肚中鳴,安得長靈砂在鼎。
參禅見性契真如,莫道無心便靠虛。
悟了不行乾智慧,千崖萬壑涉程途。
多少老儒學周易,豈知太極歸無極。
忘形便欲任天真,隻恐春歸草無力。
明教專門事滅魔,七時功德便如何。
不知清淨光明意,面色痿黃空自磨。
胡氏陽山一果祖,九返莊嚴皆妄語。
手執金環連三車,阿誰飛上金天去。
更有持齋四果徒,九曲江頭下鐵符。
乳香燒盡難成佛,精血元陽搬運枯。
三千六百旁門術,開頂縮龜習定息。
存想丹田煉五芽,吐故納新虛貴力。
禮塔焚香誦藏經,更能拜鬥與瞻星。
吞符飲水專持咒,恁地如何得道成。
注想按摩八段錦,嘻呵六字拘興寝。
若要還精補腦時,除非一盞醍醐飲。
雙眼遙思運頂門,戲言日月照崑崙。
那堪又見圓光現,便指天尊與世尊。
眼本無光人妄想,耳本無聲那得響。
上有大淵下泓池,妄指中黃忍肚饑。
空按周天行封數,幾能識得真龍虎。
若識真龍真虎人,了得向上一條路。
暗把箪瓢服小便,吐吞涎唾作珠圓。
鼻頭流出兩條涕,便敢呼為玉箸仙。
說盡存三守一底,九年煉丹思暗裡。
忘卻家珍向外尋,百年做個陰靈鬼。
天門枸杞與黃精,豆杏姜椒白茯苓。
未委地仙成也未,皮焦肉腐可憐生。
齋醮關宣歌梵曲,分環破券受科錄。
不識天心兩字真,口會三光符水熟。
袖中雷印嚇山精,手把楊枝學隐形。
此心本是通神藏,一念差時萬狀生。
此身身外皆隐物,此心心外皆妖術。
身裡真心心裡身,不在中間内外出。
這些金液大還丹,自從元谷至泥丸。
抽添七返無多事,草木無心天地閑。
真根真蒂結真酥,真鼎真壇真蘂爐。
陽日起頭陰日積,分明陽火與陰符。
半畝丹田種金粟,一朵靈芝香馥郁。
鐵牛哮吼入綿廚,木馬奔馳跳金屋。
乾坤二八結丹砂,滿鼎溶溶白雪花。
提住龜蛇歸兩手,山中玉兔化金鴉。
還丹有訣知音少,汞龍鉛虎憑火候。
三千刻内結嬰兒,調和溫養終無漏。
遍體渾如一片瓊,寒蟾光照玉壺冰。
頂門夜半雷聲吼,匝地清風神鬼驚。
天上人間真妙訣,誰敢天機私漏洩。
須是英雄大丈夫,了然胸中無一物。
一陽才動大丹成,片饷工夫造化靈。
隻恐南宮錄姓名,醉騎白鶴朝上清。
宋代: 何梦桂
一叶扁舟雪夜来,尚期东阁共吟梅。
长亭柳色不堪折,怕杀阳关叠叠催。
一葉扁舟雪夜來,尚期東閣共吟梅。
長亭柳色不堪折,怕殺陽關疊疊催。
宋代: 韩淲
我居溪南望城北,最高园臺竹树碧。
眼前带湖歌舞空,耳畔茶山陆子宅。
知君纔自天竺归,那得缁尘染客衣。
日携研席过阿连,怡神散髮思采薇。
我居溪南望城北,最高園臺竹樹碧。
眼前帶湖歌舞空,耳畔茶山陸子宅。
知君纔自天竺歸,那得缁塵染客衣。
日攜研席過阿連,怡神散髮思采薇。
宋代: 朱复之
客子归期莫有期,地炉松火独吟时。
西山暮雨吹成雪,错拟杨花理钓丝。
客子歸期莫有期,地爐松火獨吟時。
西山暮雨吹成雪,錯拟楊花理釣絲。
宋代: 李之仪
万事都归一梦了。曾向邯郸,枕上教知道。百岁年光谁得到。其间忧患知多少。无事且频开口笑。纵酒狂歌,销遣闲烦恼。金谷繁华春正好。玉山一任樽前倒。
萬事都歸一夢了。曾向邯鄲,枕上教知道。百歲年光誰得到。其間憂患知多少。無事且頻開口笑。縱酒狂歌,銷遣閑煩惱。金谷繁華春正好。玉山一任樽前倒。
宋代: 度正
北溟有脩鳞,其大无匹俦。
化而为羽翼,顷刻徧九州。
天地吾一体,日月吾双眸。
一饮万斛泉,一饭万头牛。
藏修丘壑间,昂昂亦无求。
尘寰何迫隘,飞鸣不自由。
虾蟹及蛙黾,孤豚及青鼩。
纷纷如猬毛,乘时恣喧咻。
其耳若不闻,其声转清幽。
其貌甚闲暇,其心亦休休。
长思日月明,西天云雾收。
东至于蓬莱,西至于崑丘。
北至于穷髮,南至于不周。
宇宙渺一视,去息无拘留。
我欲效鹤雏,鸣和声相酬。
终焉附其翼,一旦凌空游。
使彼毛羽虫,垂头自怀羞。
此心如白璧,秋阳照江流。
北溟有脩鱗,其大無匹俦。
化而為羽翼,頃刻徧九州。
天地吾一體,日月吾雙眸。
一飲萬斛泉,一飯萬頭牛。
藏修丘壑間,昂昂亦無求。
塵寰何迫隘,飛鳴不自由。
蝦蟹及蛙黾,孤豚及青鼩。
紛紛如猬毛,乘時恣喧咻。
其耳若不聞,其聲轉清幽。
其貌甚閑暇,其心亦休休。
長思日月明,西天雲霧收。
東至于蓬萊,西至于崑丘。
北至于窮髮,南至于不周。
宇宙渺一視,去息無拘留。
我欲效鶴雛,鳴和聲相酬。
終焉附其翼,一旦淩空遊。
使彼毛羽蟲,垂頭自懷羞。
此心如白璧,秋陽照江流。
唐代: 韩偓
鳞差甲子渐衰迟,依旧年年困乱离。
八月夜长乡思切,鬓边添得几茎丝。
鱗差甲子漸衰遲,依舊年年困亂離。
八月夜長鄉思切,鬓邊添得幾莖絲。
唐代: 岑参
久交应真侣,最叹青龙僧。弃官向二年,削发归一乘。
了然莹心身,洁念乐空寂。名香泛窗户,幽磬清晓夕。
往年仗一剑,由是佐二庭。于焉久从戎,兼复解论兵。
世人犹未知,天子愿相见。朝从青莲宇,暮入白虎殿。
宫女擎锡杖,御筵出香炉。说法开藏经,论边穷阵图。
忘机厌尘喧,浪迹向江海。恩师石可访,惠远峰犹在。
今旦飞锡去,何时持钵还。湖烟冷吴门,淮月衔楚山。
一身如浮云,万里过江水。相思眇天末,南望无穷已。
久交應真侶,最歎青龍僧。棄官向二年,削發歸一乘。
了然瑩心身,潔念樂空寂。名香泛窗戶,幽磬清曉夕。
往年仗一劍,由是佐二庭。于焉久從戎,兼複解論兵。
世人猶未知,天子願相見。朝從青蓮宇,暮入白虎殿。
宮女擎錫杖,禦筵出香爐。說法開藏經,論邊窮陣圖。
忘機厭塵喧,浪迹向江海。恩師石可訪,惠遠峰猶在。
今旦飛錫去,何時持缽還。湖煙冷吳門,淮月銜楚山。
一身如浮雲,萬裡過江水。相思眇天末,南望無窮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