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望京楼因登楼赋诗(题拟)
[唐代]:令狐楚
夷门一镇五经秋,未得朝天未免愁。
因上此楼望京国,便名楼作望京楼。
(见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按:《全唐诗》卷五六三收此为令狐绹诗,题作《登望京楼赋》。
岑仲勉先生《读全唐诗札记》云:「按《寰宇记》一开封府浚仪县,『望京楼,城西门楼,本无名,唐文宗太和二年,节度使令狐绹重修,因登楼赋诗曰』云云,诗中不免作未免。
据《旧书》一七上,长庆四年九月,『庚戌,以河南尹令狐楚检校礼部尚书、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宋汴亳观察等使』,由此计至大和二年,恰是五年。
绹虽尝一镇宣武,但《旧书》一七二《绹传》云:『咸通二年,改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三年冬,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则先后祇两年,非五经秋也。
且在大和二年后三十余祀,纪年亦不合,是知《寰宇记》云令狐绹,实令狐楚之讹,此诗应移收前五函九册,绹更无他诗,名应删却。
」今从其说录归楚名下。
《旧唐书》卷十七上载大和二年十月李逢吉移宣武,「代令狐楚,以楚为户部尚书」。
楚在宣武任时间正与诗合。
)。
夷門一鎮五經秋,未得朝天未免愁。
因上此樓望京國,便名樓作望京樓。
(見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按:《全唐詩》卷五六三收此為令狐绹詩,題作《登望京樓賦》。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劄記》雲:「按《寰宇記》一開封府浚儀縣,『望京樓,城西門樓,本無名,唐文宗太和二年,節度使令狐绹重修,因登樓賦詩曰』雲雲,詩中不免作未免。
據《舊書》一七上,長慶四年九月,『庚戌,以河南尹令狐楚檢校禮部尚書、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宋汴亳觀察等使』,由此計至大和二年,恰是五年。
绹雖嘗一鎮宣武,但《舊書》一七二《绹傳》雲:『鹹通二年,改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三年冬,遷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則先後祇兩年,非五經秋也。
且在大和二年後三十餘祀,紀年亦不合,是知《寰宇記》雲令狐绹,實令狐楚之訛,此詩應移收前五函九冊,绹更無他詩,名應删卻。
」今從其說錄歸楚名下。
《舊唐書》卷十七上載大和二年十月李逢吉移宣武,「代令狐楚,以楚為戶部尚書」。
楚在宣武任時間正與詩合。
)。
唐代·令狐楚的简介
令狐楚(766或768年—837年12月13日),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唐朝宰相、文学家。令狐楚为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进士。唐宪宗时,擢...〔
► 令狐楚的诗(93篇) ► 令狐楚的名句〕
唐代: 令狐楚
夷门一镇五经秋,未得朝天未免愁。
因上此楼望京国,便名楼作望京楼。
(见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按:《全唐诗》卷五六三收此为令狐绹诗,题作《登望京楼赋》。
岑仲勉先生《读全唐诗札记》云:「按《寰宇记》一开封府浚仪县,『望京楼,城西门楼,本无名,唐文宗太和二年,节度使令狐绹重修,因登楼赋诗曰』云云,诗中不免作未免。
据《旧书》一七上,长庆四年九月,『庚戌,以河南尹令狐楚检校礼部尚书、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宋汴亳观察等使』,由此计至大和二年,恰是五年。
绹虽尝一镇宣武,但《旧书》一七二《绹传》云:『咸通二年,改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三年冬,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则先后祇两年,非五经秋也。
且在大和二年后三十余祀,纪年亦不合,是知《寰宇记》云令狐绹,实令狐楚之讹,此诗应移收前五函九册,绹更无他诗,名应删却。
」今从其说录归楚名下。
《旧唐书》卷十七上载大和二年十月李逢吉移宣武,「代令狐楚,以楚为户部尚书」。
楚在宣武任时间正与诗合。
)。
夷門一鎮五經秋,未得朝天未免愁。
因上此樓望京國,便名樓作望京樓。
(見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按:《全唐詩》卷五六三收此為令狐绹詩,題作《登望京樓賦》。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劄記》雲:「按《寰宇記》一開封府浚儀縣,『望京樓,城西門樓,本無名,唐文宗太和二年,節度使令狐绹重修,因登樓賦詩曰』雲雲,詩中不免作未免。
據《舊書》一七上,長慶四年九月,『庚戌,以河南尹令狐楚檢校禮部尚書、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宋汴亳觀察等使』,由此計至大和二年,恰是五年。
绹雖嘗一鎮宣武,但《舊書》一七二《绹傳》雲:『鹹通二年,改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三年冬,遷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則先後祇兩年,非五經秋也。
且在大和二年後三十餘祀,紀年亦不合,是知《寰宇記》雲令狐绹,實令狐楚之訛,此詩應移收前五函九冊,绹更無他詩,名應删卻。
」今從其說錄歸楚名下。
《舊唐書》卷十七上載大和二年十月李逢吉移宣武,「代令狐楚,以楚為戶部尚書」。
楚在宣武任時間正與詩合。
)。
唐代: 法琳
僕秉屈原操,不探渔父篇。
问言蓬转者,答言直如絃。
。
僕秉屈原操,不探漁父篇。
問言蓬轉者,答言直如絃。
。
唐代: 令狐绹
夷门一镇五经秋,未得朝天不免愁。
因上此楼望京国,便名楼作望京楼。
夷門一鎮五經秋,未得朝天不免愁。
因上此樓望京國,便名樓作望京樓。
唐代: 李夷邺
偶忆昔年逢上巳,轻舟柳岸宴羣臣。
人间蹇薄时提叹,天上风光日日新。
玉帛已来诸国瑞,瑶池固有万年春。
赋诗饮酒平生事,肠断金门愿再亲。
(见《江南余载》卷下。
)(《江南余载》:李夷邺者,前唐诸孙,嗜酒不羁。
保大初,以宗室贤才拜正卿,累经左降,逾年辄复旧官。
元宗上巳开宴,夷邺不在召中,乃献诗曰云云。
上赐御札曰:「我家有外狂宗正,快哉!」)。
偶憶昔年逢上巳,輕舟柳岸宴羣臣。
人間蹇薄時提歎,天上風光日日新。
玉帛已來諸國瑞,瑤池固有萬年春。
賦詩飲酒平生事,腸斷金門願再親。
(見《江南餘載》卷下。
)(《江南餘載》:李夷邺者,前唐諸孫,嗜酒不羁。
保大初,以宗室賢才拜正卿,累經左降,逾年辄複舊官。
元宗上巳開宴,夷邺不在召中,乃獻詩曰雲雲。
上賜禦劄曰:「我家有外狂宗正,快哉!」)。
唐代: 任贊
数年叨内署,衫色俨然倾。
任贊字希度,知君是火精。
(见《类说》卷五四《玉堂闲话》。
)(〖1〗《玉堂闲话》:「梁朝翰林学士任贊居职数年,犹着朱绂,于案上题诗。
梁主知之,命赐紫袍金章。
」)。
數年叨内署,衫色俨然傾。
任贊字希度,知君是火精。
(見《類說》卷五四《玉堂閑話》。
)(〖1〗《玉堂閑話》:「梁朝翰林學士任贊居職數年,猶着朱绂,于案上題詩。
梁主知之,命賜紫袍金章。
」)。
唐代: 法琳
非意延非罪,离友复离亲。
山川万里隔,方劳七尺身。
游魂长去楚,分念独留秦。
自匪相知者,谁怜死别人。
非意延非罪,離友複離親。
山川萬裡隔,方勞七尺身。
遊魂長去楚,分念獨留秦。
自匪相知者,誰憐死别人。
唐代: 范质
可笑祖龙游不得,欲于何处访蓬莱。
(见《舆地纪胜》卷六九《岳州》。
)(按:范质入宋后,均在汴京。
诗为其早年作。
)。
可笑祖龍遊不得,欲于何處訪蓬萊。
(見《輿地紀勝》卷六九《嶽州》。
)(按:範質入宋後,均在汴京。
詩為其早年作。
)。
唐代: 赵崇
慈恩塔下亲(《说郛》本作「上新」)泥壁,滑腻光华玉不如。
何事博陵崔四十,金陵腿上逞欧书。
(见《北里志》)(〖1〗《北里志》:「王团儿……有女数人。
长曰小润,字子美,少时颇籍籍者。
小天崔垂休变化年溺惑之,所费甚广。
尝题记于小润脾上,为山所见〖原注:名就今字衮求近白小求宰临晋〗,赠诗曰〖略〗。
」「为山所见」四字及原注,《中国古典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本《北里志》校记及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录》「崔四十胤」条皆以为有脱误讹舛,甚是。
今检同书有「小天赵为山」云云,知此诗为赵崇赠崔胤之作。
《说郛》本《北里志》上引四字作「为同年李义山所见」。
李商隐已卒于大中间,与崔胤不同时,其误显然。
至原注所云,终难索解,姑存疑。
〖《全唐诗》卷八七二收作无名氏之作,今移正重收〗)。
慈恩塔下親(《說郛》本作「上新」)泥壁,滑膩光華玉不如。
何事博陵崔四十,金陵腿上逞歐書。
(見《北裡志》)(〖1〗《北裡志》:「王團兒……有女數人。
長曰小潤,字子美,少時頗籍籍者。
小天崔垂休變化年溺惑之,所費甚廣。
嘗題記于小潤脾上,為山所見〖原注:名就今字衮求近白小求宰臨晉〗,贈詩曰〖略〗。
」「為山所見」四字及原注,《中國古典文學參考資料小叢書》本《北裡志》校記及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錄》「崔四十胤」條皆以為有脫誤訛舛,甚是。
今檢同書有「小天趙為山」雲雲,知此詩為趙崇贈崔胤之作。
《說郛》本《北裡志》上引四字作「為同年李義山所見」。
李商隐已卒于大中間,與崔胤不同時,其誤顯然。
至原注所雲,終難索解,姑存疑。
〖《全唐詩》卷八七二收作無名氏之作,今移正重收〗)。
唐代: 范质
地收楚蜀西南水,天与江湖旦暮风。
(按:以上两联属同一首诗。
原诗应为七律。
)。
地收楚蜀西南水,天與江湖旦暮風。
(按:以上兩聯屬同一首詩。
原詩應為七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