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清湘
[宋代]:严粲
客里今年月,相逢九处圆。
行穷湘水际,愁到楚云边。
屋内烟明路,椽闲瓦见天。
州城何处是,人指隔山烟。
客裡今年月,相逢九處圓。
行窮湘水際,愁到楚雲邊。
屋内煙明路,椽閑瓦見天。
州城何處是,人指隔山煙。
宋代·严粲的简介
严粲,字坦叔,一字明卿,学者称华谷先生,邵武(今属福建)人。羽族弟。登进士第。曾为饶州掾(《自乐平閲视渡舟取道太阳渡宿地藏院》、《被檄乐平至鸣溪渡……》),知清湘县。理宗绍定间为...〔
► 严粲的诗(121篇) ► 严粲的名句〕
宋代: 严粲
客里今年月,相逢九处圆。
行穷湘水际,愁到楚云边。
屋内烟明路,椽闲瓦见天。
州城何处是,人指隔山烟。
客裡今年月,相逢九處圓。
行窮湘水際,愁到楚雲邊。
屋内煙明路,椽閑瓦見天。
州城何處是,人指隔山煙。
唐代: 王维
泛舟大河里。
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
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
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
淼漫连云霞。
泛舟大河裡。
積水窮天涯。
天波忽開拆。
郡邑千萬家。
行複見城市。
宛然有桑麻。
回瞻舊鄉國。
淼漫連雲霞。
宋代: 辛弃疾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唤得笙歌劝君酒。
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
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
待与青春斗长久。
三山路归,明日天香襟袖。
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喚得笙歌勸君酒。
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舊。
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
待與青春鬥長久。
三山路歸,明日天香襟袖。
更持銀盞起,為君壽。
宋代: 郭应祥
春事到清明,过了三之二。
李夭桃委路尘,太半成泥滓。
只有海棠花,恰似杨妃醉。
折向铜壶把烛看,且莫教渠睡。
春事到清明,過了三之二。
李夭桃委路塵,太半成泥滓。
隻有海棠花,恰似楊妃醉。
折向銅壺把燭看,且莫教渠睡。
宋代: 辛弃疾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路归,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喚得笙歌勸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舊。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與青春鬥長久。三山路歸,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銀盞起,為君壽。
唐代: 胡曾
乘船浮鹢下韶水,绝境方知在岭南。薜荔雨余山自黛,
蒹葭烟尽岛如蓝。旦游萧帝新松寺,夜宿嫦娥桂影潭。
不为箧中书未献,便来兹地结茅庵。
乘船浮鹢下韶水,絕境方知在嶺南。薜荔雨餘山自黛,
蒹葭煙盡島如藍。旦遊蕭帝新松寺,夜宿嫦娥桂影潭。
不為箧中書未獻,便來茲地結茅庵。
宋代: 陶弼
岭开蛮壤断,此地下湘川。
绿水文如染,丹枫色欲然。
瘴消还爱酒,我醉尚忧边。
故里谁相访,孤帆出晓烟。
嶺開蠻壤斷,此地下湘川。
綠水文如染,丹楓色欲然。
瘴消還愛酒,我醉尚憂邊。
故裡誰相訪,孤帆出曉煙。
宋代: 李曾伯
渐近湘山境,土风清且饶。
林峦接墟市,水竹带溪桥。
焙出新茶煮,帘垂老酒招。
春和民气乐,几日是花朝。
漸近湘山境,土風清且饒。
林巒接墟市,水竹帶溪橋。
焙出新茶煮,簾垂老酒招。
春和民氣樂,幾日是花朝。
宋代: 严粲
归棹将秋色,三湘是胜游。
湾回仍小屿,滩过尽平流。
临水闻僧磬,隈岩隠钓舟。
江头每佳处,沽酒小夷犹。
歸棹将秋色,三湘是勝遊。
灣回仍小嶼,灘過盡平流。
臨水聞僧磬,隈岩隠釣舟。
江頭每佳處,沽酒小夷猶。
宋代: 严粲
栽树未花开,其如行色催。
遥怜今岁雪,谁看一庭梅。
余俸刊诗卷,归程卖酒盃。
轻舟下滩稳,鸥鹭莫惊猜。
栽樹未花開,其如行色催。
遙憐今歲雪,誰看一庭梅。
餘俸刊詩卷,歸程賣酒盃。
輕舟下灘穩,鷗鹭莫驚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