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赏析

《小松》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杜荀鹤简介

唐代·杜荀鹤的简介

杜荀鹤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属安徽省石台)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 杜荀鹤的诗(372篇) ► 杜荀鹤的名句

猜你喜欢

小松

宋代赵顺孙

小小青松未透栏,枝枝叶叶傲霜寒。
如今正好低头看,异日沖霄仰望难。

小松

唐代罗隐

已有清阴逼座隅,爱声仙客肯过无。
陵迁谷变须高节,莫向人间作大夫。

小松

唐代齐己

发地才过膝,蟠根已有灵。严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
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谁于千岁外,吟绕老龙形。

小松

唐代章孝标

爪叶鳞条龙不盘,梳风幕翠一庭寒。
莫言只是人长短,须作浮云向上看。

小松

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

唐代王建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小松

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题小松

唐代张乔

松子落何年,纤枝长水边。
斸开深涧雪,移出远林烟。
带月栖幽鸟,兼花灌冷泉。
微风动清韵,闲听罢琴眠。

小松歌

唐代李咸用

幽人不喜凡草生,秋锄斸得寒青青。
庭闲土瘦根脚狞,风摇雨拂精神醒。
短影月斜不满尺,清声细入鸣蛩翼。
天人戏剪苍龙髯,参差簇在瑶堦侧。
金精水鬼欺不得,长与东皇逞颜色。
劲节暂因君子移,贞心不为麻中直。

题小松

唐代张祜

何处劚云烟,新移此馆前。碧姿尘不染,清影露长鲜。
耸地心才直,凌云操未全。可悲人自老,何日是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