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岩观水
[宋代]:白玉蟾
手携青藜杖,岩上俯清池。
池水夜来冰,冻磷殊未澌。
戏以藜杖尖,斲破黄琉璃。
横杖担两片,忍冻岩前嬉。
爱日怡我神,凉风吹我衣。
应念石季伦,销步锦金围。
终夜烧红兽,但饮甘如饴。
夫岂知山林,清寒益我姿。
此意谁与论,岩下青松知。
手攜青藜杖,岩上俯清池。
池水夜來冰,凍磷殊未澌。
戲以藜杖尖,斲破黃琉璃。
橫杖擔兩片,忍凍岩前嬉。
愛日怡我神,涼風吹我衣。
應念石季倫,銷步錦金圍。
終夜燒紅獸,但飲甘如饴。
夫豈知山林,清寒益我姿。
此意誰與論,岩下青松知。
宋代·白玉蟾的简介
白玉蟾(1194年-1229年),字如晦、紫清,号海琼子、武夷散人。南宋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琼山。为道教金丹派南五祖之一,是内丹理论家。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曾举童子科。及长...〔
► 白玉蟾的诗(1466篇) ► 白玉蟾的名句〕
宋代: 白玉蟾
手携青藜杖,岩上俯清池。
池水夜来冰,冻磷殊未澌。
戏以藜杖尖,斲破黄琉璃。
横杖担两片,忍冻岩前嬉。
爱日怡我神,凉风吹我衣。
应念石季伦,销步锦金围。
终夜烧红兽,但饮甘如饴。
夫岂知山林,清寒益我姿。
此意谁与论,岩下青松知。
手攜青藜杖,岩上俯清池。
池水夜來冰,凍磷殊未澌。
戲以藜杖尖,斲破黃琉璃。
橫杖擔兩片,忍凍岩前嬉。
愛日怡我神,涼風吹我衣。
應念石季倫,銷步錦金圍。
終夜燒紅獸,但飲甘如饴。
夫豈知山林,清寒益我姿。
此意誰與論,岩下青松知。
宋代: 王安石
拔地万重清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丈。
拔地萬重清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機絲挂,映日還成五色丈。
宋代: 曾巩
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寒。
凭槛未穷千丈势,请从岩下举头看。
玉虬垂處雪花翻,四季雷聲六月寒。
憑檻未窮千丈勢,請從岩下舉頭看。
宋代: 郑清之
并海危峰驾六灶,招提深处绿周遭。
樛松直上睡龙起,怒瀑飞来风虎啤。
坐向亭空云作伴,待看身与月争高。
山灵意我酬清赏,为酌冰泉读楚骚。
并海危峰駕六竈,招提深處綠周遭。
樛松直上睡龍起,怒瀑飛來風虎啤。
坐向亭空雲作伴,待看身與月争高。
山靈意我酬清賞,為酌冰泉讀楚騷。
宋代: 邓希恕
乘云不到玉皇家,岩上仙桃几度花。
今日喜偕三益友,看来丹竈炼黄芽。
乘雲不到玉皇家,岩上仙桃幾度花。
今日喜偕三益友,看來丹竈煉黃芽。
宋代: 邓希恕
石敲新火煮云腴,细讲濂溪太极图。
此去不知千载后,有人来讲此图无。
石敲新火煮雲腴,細講濂溪太極圖。
此去不知千載後,有人來講此圖無。
宋代: 孙应时
一雨天气清,暑事亮未酷。
烦嚣念萧散,兹晨正休沐。
篮舆试经行,胜槩入遐瞩。
纡余缘清溪,窈窕得幽谷。
一岩四壁凈,千仞落飞瀑。
雷霆鞭蛰户,风雨撼林麓。
光寒白虹下,势剧天河覆。
缤纷曜冰雪,激射碎珠玉。
危亭着佳处,尽日看不足。
澒洞开心胸,眩晃新耳目。
龙脐更奇事,滴滴挂崖腹。
人言七年旱,不减此一掬。
天壤富瓌怪,名字有显伏。
冉溪逢子厚,酿泉须永叔。
摩挲苍苔碑,徒倚古寺竹。
微吟忽忘归,俗驾不可宿。
一雨天氣清,暑事亮未酷。
煩嚣念蕭散,茲晨正休沐。
籃輿試經行,勝槩入遐矚。
纡餘緣清溪,窈窕得幽谷。
一岩四壁凈,千仞落飛瀑。
雷霆鞭蟄戶,風雨撼林麓。
光寒白虹下,勢劇天河覆。
缤紛曜冰雪,激射碎珠玉。
危亭着佳處,盡日看不足。
澒洞開心胸,眩晃新耳目。
龍臍更奇事,滴滴挂崖腹。
人言七年旱,不減此一掬。
天壤富瓌怪,名字有顯伏。
冉溪逢子厚,釀泉須永叔。
摩挲蒼苔碑,徒倚古寺竹。
微吟忽忘歸,俗駕不可宿。
宋代: 刘植
四山云雾重,况复值梅天。
瀑注玉函碧,派从银汉连。
飞来三百尺,流润几千年。
仙者路安在,翠萝青霭边。
四山雲霧重,況複值梅天。
瀑注玉函碧,派從銀漢連。
飛來三百尺,流潤幾千年。
仙者路安在,翠蘿青霭邊。
宋代: 李昴英
与可人游五四并,快风吹面洗炎蒸。
鹿巡夹道千章木,猿挂垂崖百尺藤。
石室横琴清振玉,壶瓢酌水冷调冰。
瀑帘雨后笼山阔,不许尘埃俗耳听。
與可人遊五四并,快風吹面洗炎蒸。
鹿巡夾道千章木,猿挂垂崖百尺藤。
石室橫琴清振玉,壺瓢酌水冷調冰。
瀑簾雨後籠山闊,不許塵埃俗耳聽。
宋代: 汪元量
眉州城外小桃源,行入三岩涧水喧。
人近碧潭才抚掌,唤鱼出沿跳龙门。
眉州城外小桃源,行入三岩澗水喧。
人近碧潭才撫掌,喚魚出沿跳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