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帖
法帖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ǎ tiè,该词语属于,分字 [法,帖]。
![法帖](/d/file/p3/52f4a04e8fe2055246020eb341a63816.jpeg)
读音fǎ tiè
怎么读
注音ㄈㄚˇ ㄊ一ㄝˋ
※ 词语「法帖」的拼音读音、法帖怎么读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提供。
词语解释
法帖[ fǎ tiè ]
⒈ 名家书法的范本。寺庙主持所出的文书、信函。
引证解释
⒈ 名家书法的范本。
引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杂说上》:“太宗皇帝 时,尝遣使购募前贤真蹟,集为法帖十卷,鏤板而藏之。”
明 张居正 《拟日讲仪注疏》:“或看字体法帖,随意写字一幅,不拘多少。”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二王帖》:乃 南宋 丹阳 许开 所刻,世不多见,所传皆 吴江 重刻本也。前有 右军、大令 像,取诸法帖中二 王 书,鉤摹上石,而逐帖释文於后。”
⒉ 寺庙主持所出的文书、信函。
引《水浒传》第六回:“师兄多时不曾有法帖来。”
《水浒传》第六回:“次早, 清长老 陞法座,押了法帖,委 智深 管菜园。”
国语辞典
法帖[ fǎ tiè ]
⒈ 供人临摹或欣赏的名人书法拓印本。
引《法帖谱系·杂说上·刘丞相私第本》:「刘丞相既刻法帖于郡斋,复依仿前本,刻石十卷,以归私第。」
《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
⒉ 僧寺的公文或僧人的书简。
引《水浒传·第六回》:「清长老道:『好,好。师兄多时不曾有法帖来。』」
法帖[ fǎ tiè ]
⒈ 供人临摹或欣赏的名人书法拓印本。
引《法帖谱系·杂说上·刘丞相私第本》:「刘丞相既刻法帖于郡斋,复依仿前本,刻石十卷,以归私第。」
《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
⒉ 僧寺的公文或僧人的书简。
引《水浒传·第六回》:「清长老道:『好,好。师兄多时不曾有法帖来。』」
更多词语拼音
- yǐn shí liáo fǎ饮食疗法
- gōng jiǎn fǎ公检法
- píng fǎ平法
- fǎ bō法钵
- zhǐ fǎ指法
- fǎ xí法席
- fǎ gōng法供
- yǔ fǎ语法
- xīn fǎ新法
- fǎ sì法寺
- yì fǎ译法
- tǐ fǎ体法
- wēi fǎ lā微法拉
- cháng fǎ长法
- shǒu fǎ手法
- fā shēng xué fāng fǎ发生学方法
- jiǎo fǎ矫法
- bái fǎ白法
- fǎ sú法俗
- fǎ lǜ wén jiàn法律文件
- quàn tiē券帖
- xí zì tiè习字帖
- chūn tiě zǐ cí春帖子词
- dìng tiè定帖
- qì tiē契帖
- táng tiē堂帖
- méi tóu tiě zǐ没头帖子
- bēi tiè碑帖
- wǔ yán shì tiě五言试帖
- huà tiè画帖
- shè tiē射帖
- bái tóu tiě zǐ白头帖子
- chún huà gé tiē淳化阁帖
- tiē fú帖伏
- zhāo tiē招帖
- zhù tiē柱帖
- bǎng tiē牓帖
- tiě mò帖墨
- guān fǎ tiè官法帖
- jiǎn tiē简帖
※ Tips:拼音和读音的区别:读音是用嘴把拼音读出来;拼音是把嘴里的读音写下来.读音是声,拼音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