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仗
对仗 (對仗)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uì zhàng,该词语属于动词,分字 [对,仗]。
※ 词语「对仗」的拼音读音、对仗怎么读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提供。
词语解释
对仗[ duì zhàng ]
⒈ 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英antithesis; match both sound and sense in two poetic lines;
⒉ 〈方〉:交战。
英wage war;
引证解释
⒈ 谓当廷奏事。古时皇帝坐朝听政,必设仪仗,百官当廷言事,无所隐秘,故称。
引《旧唐书·萧至忠传》:“旧制,大臣有被御史对仗劾弹者,即俯僂趋出,立於朝堂待罪。”
宋 王溥 《唐会要·百官奏事》:“百官及奏事,皆合对仗公言,比日以来,多仗下独奏。宜申明旧制,告语令知,如缘曹司细务及有秘密不可对仗奏者,听仗下奏。”
⒉ 左右分设、相对而立的仗卫。
引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引 万柘坡 《金鳌玉蝀桥》诗:“晓来浓翠东西映,也算蛾眉对仗班。”
⒊ 指旧体诗文的词句相对偶。
引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对仗固须工整,而亦有一联中本句自为对偶者。”
蔡元培 《国文之将来》:“旧式的五七言律诗与骈文,音调铿锵,合乎调适的原则;对仗工整,合乎均齐的原则,在美术上不能说毫无价值。”
王力 《龙虫并雕斋文集·语言与文字》:“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
⒋ 交战。
引《太平天囯资料·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北伐回禀》:“有妖数千在 归德 城边东门,分作三路,忽然而来对仗。”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四二回:“巧值 王囊仙 韦七綹鬚,至 南笼 与 清 军对仗,两路夹攻,把 勒保 围住。”
国语辞典
对仗[ duì zhàng ]
⒈ 对著仪仗。唐时正殿设有仪仗,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奏事,及御史弹劾百官,都是对著仪仗上奏。
引《旧唐书·卷九二·萧至忠传》:「旧制:大臣有被御史对仗劾弹者,即俯偻趋出,立于朝堂待罪。」
《资治通鉴·卷二一一·唐纪二十七·玄宗开元五年》:「诸司皆于正牙奏事,御史弹百官,服豸冠,对仗读弹文。」
⒉ 诗文中句子的对偶。
引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对仗固须工整,而亦有一联中句自为对偶者。」
更多词语拼音
- tiáo duì条对
- lín jūn duì lěi临军对垒
- duì hào对号
- yīn duì姻对
- lì duì例对
- duì kàng xìng máo dùn对抗性矛盾
- duì cì对赐
- dāng duì当对
- zuò duì做对
- mù sān duì木三对
- biǎn duì扁对
- duì wō对窝
- duì bǐ dù对比度
- duì zǐ xì对子戏
- duì dá对答
- jiè chūn duì借春对
- jiào duì较对
- wén bù duì tí文不对题
- qióng duì fù穷对付
- duì yīn对姻
- nèi zhàng内仗
- xiāng zhàng相仗
- yǔ zhàng羽仗
- kāng kǎi zhàng yì慷慨仗义
- gǒu zhàng rén shì狗仗人势
- lā zhàng拉仗
- kǎi zhàng铠仗
- jiǎo zhàng角仗
- shàng fāng zhàng尚方仗
- yù zhàng御仗
- zhāi zhàng斋仗
- qì zhàng器仗
- xìn zhàng信仗
- mǎ yōng lì zhàng马慵立仗
- yǐ zhàng倚仗
- xiān zhàng仙仗
- zhèn zhàng阵仗
- lì zhàng立仗
- zhàng duì仗队
- mǔ dān suī hǎo,quán zhàng lǜ yè fú chí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 Tips:拼音和读音的区别:读音是用嘴把拼音读出来;拼音是把嘴里的读音写下来.读音是声,拼音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