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
砥柱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ǐ zhù,该词语属于,分字 [砥,柱]。

读音dǐ zhù
怎么读
注音ㄉ一ˇ ㄓㄨˋ
砥柱(读音dǐ zhù)的近同音词有 地主(dì zhǔ)笛竹(dí zhú)厎柱(dǐ zhù)荻竹(dí zhú)滴珠(dī zhū)地烛(dì zhú)第主(dì zhǔ)抵拄(dǐ zhǔ)抵诛(dǐ zhū)砥砫(dǐ zhǔ)帝渚(dì zhǔ)底柱(dǐ zhù)帝竹(dì zhú)滴注(dī zhù)
※ 词语「砥柱」的拼音读音、砥柱怎么读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提供。
词语解释
砥柱[ dǐ zhù ]
⒈ 山名,位于河南三门峡以东黄河急流中,形象像柱。
英DiZhu,Mountain;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砥砫”。
⒉ 山名。又称 厎柱山、三门山。在今 河南省 三门峡市,当 黄河 中流。以山在激流中矗立如柱,故名。今因整治河道,山已炸毁。
引《文选·宋玉<高唐赋>》:“交加累积,重迭增益,状若 砥柱,在 巫山 下。”
李善 注:“砥柱,山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砥柱,山名也,昔 禹 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 河,河 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 砥柱 也。”
明 何景明 《渡河》诗:“洪源下积石, 砥柱 屹嵯峨。”
清 金农 《东冈望砥柱山》诗:“砥柱 高峰儼帝囷,每于檐隙挹鲜新。”
⒊ 比喻能负重任、支危局的人或力量。
引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春秋》,事几之衡石、世变之砥柱也。”
明 徐渭 《季先生入祠祭文》:“当其仕也,为砥柱於风波之中,有举世所难言者而独言之,举世所难行者而独行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有是父,有是子,咸知家学之渊源;难为弟,难为兄,足壮朝端之砥柱。”
清 杨棨 《感事》诗:“方倚隻身为砥砫,枉遭众口毁长城。”
清 方文 《都昌怀古·陶桓公侃》诗:“清谈能误国,砥柱在陶 公。”
邹韬奋 《中国对反侵略阵线应有的态度》:“中国 二十二个月来的英勇抗战的光荣历史,已使她成为国际上反侵略的一个砥柱。”
国语辞典
砥柱[ dǐ zhù ]
⒈ 山名。位于河南省三门峡东,屹立于黄河急流之中。今因整治河道,山已炸毁。
⒉ 比喻能坚守原则、支撑危局的人或力量。
引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五出》:「有是父,有是子,咸知家学之渊源;难为弟,难为兄,足壮朝端之砥柱。」
例如:「知识分子是国家的砥柱,社会的中坚。」
更多词语拼音
- dǐ cái砥才
- dǐ dé砥德
- dǐ lì砥砺
- dǐ shàng砥尚
- dǐ shì砥世
- dǐ cǎo砥草
- dǐ lì míng hào砥厉名号
- dǐ liàn砥炼
- dǐ shǐ砥矢
- dǐ jīng砥京
- dǐ ě砥砨
- xuán dǐ玄砥
- dǐ bīng lì wǔ砥兵砺伍
- mó dǐ kè lì磨砥刻厉
- dǐ xíng mó míng砥行磨名
- dǐ lì zhuó mó砥砺琢磨
- dǐ jié lì xíng砥节励行
- dǐ míng砥名
- dǐ jié lì xíng砥节厉行
- dǐ jié fèng gōng砥节奉公
- ròu zhù肉柱
- jī zhù击柱
- tí zhù kè题柱客
- zhù juàn柱卷
- zhù dòng柱栋
- tōu liáng huàng zhù偷梁换柱
- háo mǐ gǒng zhù毫米汞柱
- gé zhù蛤柱
- liǎng zhù qián两柱钱
- mǎ yuán zhù马援柱
- lù zhù露柱
- yī zhù guān一柱观
- bīng zhù冰柱
- zhī zhù支柱
- bào zhù抱柱
- yáo zhù瑶柱
- bǐ zhù笔柱
- huàng zhù滉柱
- yù zhù qíng tiān玉柱擎天
- shuǐ zhù水柱
※ Tips:拼音和读音的区别:读音是用嘴把拼音读出来;拼音是把嘴里的读音写下来.读音是声,拼音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