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
质子 (質子)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ì zǐ,该词语属于名词,分字 [质,子]。
![质子](/d/file/p3/a8f5892c5a263f14f38af86a51cf1cb6.jpeg)
读音zhì zǐ
怎么读
注音ㄓˋ ㄗˇ
质子(读音zhì zǐ)的近同音词有 之子(zhī zǐ)侄子(zhí zǐ)栀子(zhī zǐ)只字(zhī zì)枝子(zhī zǐ)稚子(zhì zǐ)炙胾(zhì zì)猘子(zhì zǐ)制子(zhì zǐ)职胾(zhí zì)制字(zhì zì)樴子(zhí zǐ)之字(zhī zì)汁子(zhī zǐ)只自(zhī zì)秩訾(zhì zī)殖赀(zhí zī)支子(zhī zǐ)汁滓(zhī zǐ)雉子(zhì zǐ)踬字(zhì zì)指訾(zhǐ zī)
※ 词语「质子」的拼音读音、质子怎么读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提供。
词语解释
质子[ zhì zǐ ]
⒈ 一种与氢原子核相同的基本粒子;它和中子都是所有其他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它带有一个在数值上等于电子电荷的正电荷,并具有1.672×10 -24 克的质量。
英proton;
⒉ 古时派往别国做人质的人,多为王子或诸侯之子。
英hostage;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派往别处或别国去作抵押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
引《穀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
《魏书·蛮传》:“泰常 八年, 蛮 王 梅安 率渠帅数千朝京师,求留质子以表忠款。”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大中 初, 云南 朝贡,及 西川 质子,人数渐多。”
清 吴殳 《秦》诗:“质子妖姬货可居,六王未毕已邱墟。”
章炳麟 《訄书·弭兵难》:“説者曰:吾岂徒乞盟,将假贷於彼,而要之相率以衞我,则是以彼之金币为质子也。”
⒉ 物理学名词。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带正电,所带电量和电子相等,质量为电子的1836.5倍。各种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不同。氢的原子核由一个质子组成,因亦用指氢的原子核。
国语辞典
质子[ zhí zǐ ]
⒈ 原子核中的一种基本粒子。带正电,质量约为电子的一千八百四十倍。任何化学元素的原子序数即为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更多词语拼音
- tōng zhì通质
- zhì jué质桷
- kǔn zhì悃质
- qīng zhì清质
- zhì zhuàng质状
- qì wén cún zhì弃文存质
- pì zhì辟质
- miàn zhì面质
- jǐ suǐ huī zhì yán脊髓灰质炎
- zhì jiū质究
- tè yì zhì特异质
- xìng zhì性质
- zài zhì载质
- zī zhì谘质
- zhì jì质剂
- pú zhì蒲质
- zhì chún质淳
- jiǎo zhì角质
- dì zhì lì xué地质力学
- gǔ zhì古质
- fān zǐ shǒu番子手
- fá zǐ dì垡子地
- fū zǐ伕子
- zhuàng dīng zi撞钉子
- lóng zǐ龙子
- biàn zhuāng zi cì hǔ卞庄子刺虎
- jú zǐ zhōu橘子洲
- dǎo sǎng zǐ捣嗓子
- fěi zǐ榧子
- zǐ wǔ yí子午仪
- jīn yīng zǐ金罂子
- jiǎ yáng guǐ zǐ假洋鬼子
- lǎo bā bèi zǐ老八辈子
- lǎo fāng zǐ老方子
- zuò zǐ作子
- fū zǐ麸子
- tāi zǐ胎子
- qī zǐ妻子
- xiào zǐ shùn sūn孝子顺孙
- xì xiá zi戏匣子
※ Tips:拼音和读音的区别:读音是用嘴把拼音读出来;拼音是把嘴里的读音写下来.读音是声,拼音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