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
衲衣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nà yī,该词语属于,分字 [衲,衣]。
※ 词语「衲衣」的拼音读音、衲衣怎么读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提供。
词语解释
衲衣[ nà yī ]
⒈ 僧衣。
⒉ 代称僧人。
⒊ 道袍。
⒋ 补缀过的衣服。泛指破旧衣服。
引证解释
⒈ 僧衣。
引《南齐书·张欣泰传》:“欣泰 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輒游园池,著鹿皮冠,衲衣锡杖。”
唐 贾岛 《崇圣寺斌公房》诗:“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
《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仁达 欲自立,恐众心未服,以 雪峯寺 僧 卓巖明 素为众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过膝,真天子也。’相与迎之。己亥,立为帝,解去衲衣,被以袞冕,帅将吏北面拜之。”
清 黄景仁 《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赐袈裟歌》:“铜驼荆棘寻常见,何论区区一衲衣。”
⒉ 代称僧人。
引宋 梅尧臣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诗:“野策过寒水,山童护衲衣。”
清 顾炎武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之四:“梦到江头橘柚林,衲衣桑下愜同心。”
⒊ 道袍。
引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傅山父子》:“乱后,梦天帝赐以黄冠衲衣,遂为道士装。”
⒋ 补缀过的衣服。泛指破旧衣服。
引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时盛寒,官方施贫者衲衣。见其剧单,以一衲衣与之。辞不受。”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熙载 尝着衲衣负筐,令门生 舒雅 执手版,乞食诸姬院,以为笑乐。”
更多词语拼音
- zī nà缁衲
- sēng nà僧衲
- pī nà披衲
- bǎi nà qín百衲琴
- bǎi nà bēi百衲碑
- zǔ nà祖衲
- nà sēng衲僧
- nà shī衲师
- lǎo nà老衲
- nà zǐ衲子
- nà nà衲衲
- gǎo nà槁衲
- nà bèi衲被
- bǎi nà百衲
- cuì nà毳衲
- nà tóu衲头
- mó nà磨衲
- nà yè衲叶
- yún nà云衲
- liàn nà练衲
- yī lǚ衣履
- shí yī石衣
- qīng yī rén青衣人
- dǎo yī捣衣
- tián xiāng yī田相衣
- shū yī綀衣
- duǎn hòu yī短后衣
- pào yī炮衣
- mù ǒu yì guān木偶衣冠
- tiě yī铁衣
- chǎng yī厂衣
- héng mén yī衡门衣
- yī bù yè dì衣不曳地
- qīng yī mèng青衣梦
- má yī xiān麻衣仙
- fú tián yī福田衣
- xiān yī měi shí鲜衣美食
- rú yī儒衣
- xióng yī熊衣
- lǐ yī礼衣
※ Tips:拼音和读音的区别:读音是用嘴把拼音读出来;拼音是把嘴里的读音写下来.读音是声,拼音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