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


礼义 (禮義)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ǐ yì,该词语属于,分字 [礼,义]。


※ 词语「礼义」的拼音读音、礼义怎么读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提供。

词语解释

礼义[ lǐ yì ]

⒈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套礼节仪式即为礼,合于这些的做法即为义。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孟子·告子上》

rite and morality to carry out in the feudalist society;

引证解释

⒈  礼法道义。礼,谓人所履;义,谓事之宜。

《诗·卫风·氓序》:“礼义消亡,淫风大行。”
《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於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
《汉书·礼乐志》:“至 文帝 时, 贾谊 以为 汉 承 秦 之败俗,废礼义,捐廉耻。”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而朝廷尝奬之以礼义者,晚节末路,往往怵而为姦。”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有国家者,礼义以为防,城郭甲兵以为固。”

⒉  同“礼仪”。

《礼记·乐记》:“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
按《汉书·礼乐志》作“制之礼仪”。 汉 贾谊 《新书·胎教》:“然后,为王太子悬弧之礼义。”
卢文弨 校注:“义,读为仪。”
《汉书·陆贾传》:“於是 佗 迺蹶然起坐,谢 贾 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国语辞典

礼义[ lǐ yì ]

⒈  礼法道义。

《诗经·卫风·氓·序》:「礼义消亡,淫风大行。」
《管子·版法》:「必顺于礼义,故不礼不胜天下。」

⒉  礼仪,礼节仪式。

《诗经·周南·关雎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西游记·第三〇回》:「唐僧乃上邦人物,必知礼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