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日记 > 诗文 > 关于立秋的古诗

立秋

共收录〔54〕首关于立秋的古诗

本页收录的有关立秋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热度排序,通过这些立秋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诗词名家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有关立秋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淳佑辛酉立秋后一日游鼓山

宋代:释道冲

野径斜连石涧傍,草根昵昵语寒螀。
郊原经雨多秋意,庭院无人自夕阳。
风卷暮云归碧嶂,叶随野水入寒塘。
数家篱落枫林外,枳壳垂青菊绽黄。

金缕曲·立秋日雷雨后作

清代:王拯

怅望秋来久。

讶秋来、破空雷雨,晚檐偏骤。

洗出明河光似练,影著帘衣疏透。

渐几点、萤灯穿牖。

脆管高楼清歌夜,泥新凉、不放银壶漏。

谁为我,拭金斗。

小窗病枕牢相守。

怅芳华、顿成憔悴,望秋蒲柳。

长盼秋来苏病骨,挂壁青萍疑绣。

又却是、秋来僝僽。

閒数桐阶清阴遍,莽西风、一叶先彫瘦。

虫语乱,恨鸳甃。

金缕曲·子桢见示立秋之作亦用此调复次其韵

清代:王拯

淅沥微商转。

镇黄昏、檐花落处,溅珠抛霰。

换得西风来人世,一枕梨云飘散。

正的历、明星斜汉。

挂起银钩梧梢月,荡红楼十二帘波展。

云影薄,夜深捲。

庾郎未病先愁懒。

耐经年、衾纹簟角,素尘频浣。

露白葭苍心犹在,问许筇枝秋健。

便忍弃、焦琴纨扇。

斟酌桥西风流地,近苍苔落叶生公院。

携榼去,玉尊满。

乳燕飞·立秋前二日观小伶演剧

明代:梁清标

斜日湘帘暮。

趁新凉、红灯绿醑,娇歌艳舞。

怀智凋零龟年老,输与吴侬小部。

觞漫举、顿忘炎暑。

棋局纷纷心徒苦,算不如、按拍听金缕。

今古事,名场娱。

闲情久作沾泥絮。

奈当筵,旧狂尚在,束绫几许。

檐外浮云流不断,满院芭蕉秋雨。

透纨扇、西风暗度。

才罢柘枝翻白苎,喜新声、一串骊珠吐。

莲漏仆,欢何足。

减字木兰花·其三·立秋

明代:梁清标

西风暗换。秋到碧梧金井畔。

人立斜曛。望见家山一片云。

香闺病后。小槛疏兰花影瘦。

蟋蟀声催。似为多情宋玉来。

满庭芳·其四·立秋

明代:梁清标

茅屋三间,槐庭一叶,金凤乍入绳床。

年年此际,凉思满奚囊。

廿载黄梁梦境,一撒手、转眼荒唐。

间消受,幽花文蝶,秋水玉簪香。

商量。

喜计日,东篱绽蕊,紫蟹迎霜。

问谁家新酿,早熟先尝。

万事休教挂齿,惊魂魄、利锁名缰。

登高处,远山萧飒,孤雁度斜阳。

菩萨蛮·其十一·立秋

明代:梁清标

高城月上阴云敛。芙蕖远送清香满。

一叶井梧秋。西风吹鬓愁。

笙箫华馆沸。搅得蝉声碎。

乍觉晚凉多。闻歌唤奈何。

辘轳金井·其二·立秋

明代:梁清标

湿云成片,暑将收、熠耀树间光小。

屋角斜阳,早西风吹到。

帘栊静悄。

香乍送、玉簪开了。

几处菌衣,一庭急雨,炎蒸如扫。

流年暗中又耗。

看桃笙欲滑,纱幔轻揭,秋入雕栏,更榴残荷老。

鸳鸯睡好。

怕听得、晓鸡频报。

枕畔凉侵,阶前露重,檐啼娇鸟。

和邵蕊宫立秋雨窗即事原韵兼寓感怀·其二

清代:汪新

少住为佳客馆停,凭将情话伴孤醒。

萧条旧宅梁间燕,零落诸昆雨后萤。

愧我鬓髭潜换黑,喜君云雾拨来青。

长歌自是牢愁甚,和向秋窗淅沥听。

夷陵立秋

清代:王柏心

山城犹未散炎蒸,坐看中宵转玉绳。

天上捷书传北极,人间秋色下西陵。

漫游江海成长往,垂老乾坤喜中兴。

翘首金风动阊阖,鹪鹩终不羡溟鹏。

立秋日居田园有感

明代:施渐

霏霏轻霭薄朝晖,又见凉釭一叶飞。
气早畴官已应闰,天移星火欲流辉。
黍苗遍野劳歌少,杞菊成畦生事微。
谁谓门闲可罗雀,秋风转觉雀来稀。

立秋夜感怀

明代:沈宛君

凉夜悠悠露气清,晴虫凄切草间鸣。
高林一叶人初去,短梦三更感乍生。
自恨回波千曲绕,空余残月半窗明。
文园多病悲秋客,摇落西风万古情。

七夕立秋二首·其二

明代:吴懋谦

仙槎渺渺渡河滨,孤客虔中倍怆神。

星汉清深秋色早,天街寂历佩声新。

殊方白雁愁边鸟,故国红楼梦里人。

一叶乍凉时序爽,旅怀无那独逡巡。

七夕立秋二首·其一

明代:吴懋谦

银河脉脉女牛通,竹影凉生枕簟风。

情是隔年留缱绻,秋从今日落梧桐。

关城吹角三更外,瓜果惊心万里中。

佳节异乡逢两度,倚楼遥望岭云空。

立秋日喜雨寄楚老

宋代:方樗

抱疾不安枕,且为枯旱忧。俄然垂豹雾,莫是捲龙湫。

烈焰全收暑,新凉正得秋。客谁讥褦襶,吾欲咏瓯窭。

机杼松台邃,琴书竹户幽。西田宜早穫,却共虎溪游。

六月二十九日立秋

清代:乾隆

昨夜梧声到枕边,晓看物色又推迁。

但过此日无长夏,可识今朝判半年。

露草蛩音听去爽,风荷珠颗较来圆。

四时潇洒惟金令,若论诗情我亦然。

七月七日立秋

清代:乾隆

秋色复秋声,人人秋意生。

刚传新爽入,便喜普天晴。

白帝诚知节,黄姑若遣情。

晚来仍渡汉,露重一钩明。

七月十四日立秋

清代:乾隆

常年每觉迎秋慢,今岁翻嫌秋到忙。

素节岂缘逢闰驻,萧晨最易感人伤。

月临望矣偏韬影,风拂梧而已变凉。

更有忧怀筹穑事,倚栏几度盻商羊。

六月十九日立秋

清代:乾隆

只道光阴遇闰留,却缘遇闰迅如流。

炎官后阵犹腾□,白帝头衔已报秋。

蛩语渐从朝露絮,蝉声多向晚风收。

司天谩进丰年验,未至西成讵解忧。

闰六月望日立秋作

清代:乾隆

望为首下月,秋立肇西成。

子入值微雨,卯临即快晴。

恰符农谚吉,深谢化工祯。

怵惕终朝敬,夕阳心始平。

邸舍立秋·其二

明代:沈守正

盻盻望秋至,今宵梦亦秋。

鹊衔蝉噪急,云带汉光流。

有酒难独醉,无人堪说愁。

如何不归去,闲老荻花洲。

邸舍立秋·其一

明代:沈守正

候虫惊节换,不及客心明。

残暑犹昨日,夕凉枕簟生。

两年违故国,终日对高□。

转恨南飞雁,劳劳逐队征。

立秋后一日同张子明马一卿程孺文集王孟起秦淮得萧字

明代:曾仕鉴

金风昨夜井梧飘,尊酒王郎喜见招。客拟兰台秋作赋,渡邻桃叶水萦桥。

清商暗引蛩声动,白羽凉添蜡影摇。何事桓伊更吹笛,栅塘垂柳报萧萧。

立秋逢七夕和张伯起韵

明代:文肇祉

久雨山斋掩薜扉,雨晴新月一钩微。

卧看天上双星度,又见庭前一叶飞。

贫似阮咸难免俗,赋如永叔和应稀。

回思帝里承欢处,犹著斑斓戏綵衣。

立秋

明代:夏云英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立秋前四日同诸子秦淮夜泛计二十年再续此游感慨系之分得霜字

明代:范景文

桃叶芳游梦未忘,廿年回首叹流光。秋将启候月先好,花与为邻蘋自香。

溪涨声如听雪瀑,诗成字欲挟风霜。鸥盟长订秦淮水,一棹渔蓑岸柳傍。

立秋日钱与立诸君送之广陵影园月下听歌次郑超宗韵

明代:范景文

恰当胜地又佳时,暑去人来月与期。空水亭为开面目,新秋柳亦竞腰肢。

园摹画格形生影,妙解歌情肉并丝。嘱语萧萧翻别调,登临无事更伤离。

立秋雨中

元代:周伯琦

新秋雨未解,似厌伏暑毒。霏微过前林,淅沥鸣幽屋。

枸杞珠璎明,双柏翠幢沃。推蓬喜昼凉,展卷理旧读。

不才逢休运,文苑忝丰禄。报效惭荒疏,奉持慎微独。

古道虽荆榛,人心炯明烛。唐虞岂难致,稷契宜自勖。

侧闻皂囊进,屡见新敕目。折槛久不闻,焚裘矫庸俗。

君子欣同心,芝兰共芬馥。孔融常不寐,杞国忧颇蹙。

寒暑有代谢,日月有盈缩。何以陶我怀,尊中湛

立秋南麓书屋小集

清代:周起渭

柳外一蝉凉气生,回廊接座有余清。寒花映日将何待,老树迎风渐不平。

斗饮客如映鹘健,吟诗我作候虫鸣。离心最易关摇落,一曲汾歌万古情。

立秋夕作

元代:何中

但觉焦原苦,何当沛泽流?夕风微报响,古木暗藏秋。
未事冥难测,闲心远作愁。
乱山高下碧,烟霭淡浮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