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日记 > 诗文 > 关于登高的古诗

登高

共收录〔4135〕首关于登高的古诗

本页收录的有关登高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热度排序,通过这些登高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诗词名家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有关登高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登楼

宋代:杨亿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晨。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下人。

登钓台

宋代:范端臣

此地有天险,双台千仞岗。
眼宽知世窄,皇极便神伤。
惨澹诸峰立,萦纡一水长。
振衣怀古罢,新句入斜阳。

和君实端明登石阁

宋代:邵雍

平地虽然远,那知物物新。
危楼一百尺,别有万般春。

席上陈稚登抱幼弟桂郎向余看月

明代:王叔承

陈郎谐父执,往往诵余诗。
抱弟灯前舞,调人学语时。
笑看明月桂,知是宁馨儿。
若有羊家练,淋漓醉墨遗。

登九峰楼

唐代:杜牧

晴江滟滟含浅沙,高低绕郭滞秋花。
牛歌鱼笛山月上,鹭渚鹙梁溪日斜。
为郡异乡徒泥酒,杜陵芳草岂无家。
白头搔杀倚柱遍,归棹何时闻轧鸦?

秋月乘兴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长桥夜泊南岸旦游宁境院因成十绝呈君勉且寄子通 其一

宋代:朱长文

彩衣几度醉江滨,今日重来泪满巾。
惟有旧诗存屋壁,岂知投老负垂纶。

九日登北山

宋代:刘子翚

戏马英雄安在哉?閒因九日上崔嵬。
步穷岩壑身忘倦,望尽乾坤意始开。
已向晚风伴落帽,可无新菊共浮杯。
佳时及早须行乐,老境侵人咄咄来。

次韵李粹伯登镇江粹厅览亭

宋代:曾协

酒余共逍遥,散步升高冈。
万物困霜雪,岁晏俱老苍。
江山一临眺,志欲凌八荒。
青霞傥见分,谁能束冠裳。

登瀛州南城楼寄远

唐代:沈佺期

层城起丽谯,凭览出重霄。兹地多形胜,中天宛寂寥。
四荣摩鹳鹤,百拱厉风飙。北际燕王馆,东连秦帝桥。
晴光七郡满,春色两河遥。傲睨非吾土,踌躇适远嚣。
离居欲有赠,春草寄长谣。

舟中病起登览

宋代:戴复古

檥棹病三日,登楼举一觥。
江山从古在,花草逐时生。
南浦佳人别,西风送客行。
锦鳞能自跃,献我一杯羹。

中秋与山甫登楼小酌

宋代:舒岳祥

莫笑斯楼小,因高势自尊。
江山图万井,烟树点千村。
斫却月中桂,烹他海上鲲。
乘槎八月半,与子探河源。

中秋苦雨赵知微登天柱峰赏月图

宋代:郑思肖

人爱中秋月色同,忽惊凉雨翳昏钟。
如何只隔一重膜,不见仙家天柱峰。

登崑崙臺

宋代:陶弼

落照古城隅,边风动隼旟。
久闲忘战略,多病熟医书。
白发随年短,新情与世疏。
桃花春水起,还钓旧溪渔。

约臺府同官王元敬以次七人登巾山以前峰月照半江水分韵得半字

宋代:张榘

一江贯万山,双塔抵层汉。
我来蹑胜游,寒日已过半。
夕阳满孤村,潮势吞两岸。
俯视尘世微,云边数声雁。

登莒子臺

宋代:穆脩

莒国丘垄在,莒臺荆棘深。
凭高一极目,怀古重伤心。
平楚苍烟暝,遇风白日沈。
谁论客怀抱,灌木自悲吟。

送登州太守出城马上作

宋代:孔平仲

匆匆送客出城闉,霜意方高日渐醺。
青嶂倚空先有雪,黄沙匝地半和云。
旌旗明灭随车远,鼓角悲凉隔水闻。
正是无憀一回首,两行白马映红裙。

登清音堂访介庵壁间留题已有漫去之者偶成长

宋代:赵蕃

十日溪行雨雾深,晓晴催我强登临。
壁间变灭龙蛇字,海内流传金玉音。
欲为废兴聊下语,不堪山水感人心。
何时遂此扁舟志,占断鸥波得细吟。

壬子九日与群从子侄登乌石山用樊川韵

宋代:刘克庄

垂髫登巘捷于飞,岁晚重来脚力微。
壹死壹生群从少,某丘某水几人归。
即今秉烛游清夜,自古无绳击夕晖。
莫忆宫门谢时服,海图尚可补寒衣。

中元日晓登碧落堂望南北山二首 其一

宋代:杨万里

节里少公事,底忙起侵晨。
望秋怯残暑,及此东未暾。
登山俯平野,万壑皆白云。
身在白云上,不知云绕身。

秋日登山

唐代:长孙佐辅

逐胜不怯寒,秋山闲独登。依稀小径通,深处逢来僧。
侧石拥寒溜,欹松悬古藤。明书问知友,兴咏将谁能。

登胜果寺南楼,雨中望严协律

唐代:钱起

微雨侵晚阳,连山半藏碧。林端陟香榭,云外迟来客。
孤村凝片烟,去水生远白。但佳川原趣,不觉城池夕。
更喜眼中人,清光渐咫尺。

登卧龙山

宋代:吴芾

岿然千古卧龙山,节物年来□旧观。
犹有楼台出天半,正令星斗逼人寒。
春风偶种花千树,夏日仍栽竹万竿。
自愧牧民无实□,漫留佳致后来看。

春日登大悲阁二首 其二

宋代:钱惟治

阁,阁。
般斤,郢作。
木从绳,工必度。
华饰藻绘,密施榱桷。
明蟾代宝灯,瑞雾为珍箔。
栏危似倚高穿,梯迴疑空碧落。
有时闲上瞰人寰,自谓禽中腾一鹗。

三衢登舟午睡

宋代:杨万里

午思昏昏不肯醒,倦投竹枕睡难成。
晓然有梦疑非梦,听得人声及水声。

和安抚王诚之给事重九日登高诗韵 其一

宋代:虞俦

登临兴引越山高,醉眼何曾识二豪。
戏马向来夸胜饯,卧龙此去记吾曹。
风前短髮还羞杜,笔底新诗欲和陶。
頼有蛤蜊风味在,固应居士笑卢遨。

再登斗野亭路旧韵寄太虚

宋代:李之仪

北舟揽黄氏,楚楚不自平。
故步聊低回,新月微风清。
蛙声语莫下,泡涌浮修甍。
何在超世游,翳路情难倾。
西堂梦不到,春草还复生。
长年浸枯枿,有时怀层城。
适从吴儿炊,又作淮人烹。
皇皇徧诸侯,吾人愧安行。
独抱照乘姿,花枝似相明。
拂衣归待旦,南州逢顾荣。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唐代:耿湋

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
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中秋同儿侄登宝峰亭

宋代:王之望

绝顶凭栏思有余,沧江下眺眇三隅。
月光此夜十分满,风色今朝一点无。
乡国不须悲楚蜀,庭阶且喜集封胡。
史君邂逅分鲜鲫,斫脍还成逸少图。

雪中登西菩寺参寥旧居分月阁闻读书声

宋代:释居简

谁平读书琅琅然,四山响答皆清圆。
山空无人渡双涧,更与流水相潺湲。
冻云压山吹不皱,云际稜稜展瑶甃。
广庭万舞乱零飞,老枝檠重如僧瘦。
吞蟾缟夜洞八窗,弗烦冻手挑残釭。
蝇头万字不足数,冏冏寒入青眸双。
辨才昔与参寥子,秣马问途端自此。
要汝勇追龙象躅,为我辛勤十年读。

二十七日登长干塔

宋代:黄履

龙盘虎踞争岧峣,长干窣堵当中标。
几年遐想入清梦,秋杪登攀英气飘。
因思此塔屡成坏,相传起自阿育朝。
宿缘土面获今报,八万四千成一朝。
列在中华十有九,惟兹末后名方昭。
自从五凤例遭毁,下逮咸和纔可条。
牛停金像既希有,水泛铜趺如默要。
太元末年刘慧达,四顾异气山之椒。
三函中出三舍利,圆正光洁如琼瑶。
数层宝势仅增立,梁诏方且铺根苗。
陈亡火烈复堙坠,兴废岂亦随所招。
伟哉天命集真主,汤霓武旆澄氛妖。
六幽葵藿向尧日,千仞凤凰仪舜韶。
太宗继志符节合,章圣游文金石调。
诗书仁义溢庠序,佛老余教通逍遥。
祥符庚戌感光瑞,累岁九成凌紫霄。
迄今八十有二载,香火瞻奉倾齯髫。
群公偕我蹑危级,放身物外情何超。
心闲不逐去帆动,量廓那知空界辽。
奇峰万点逼冬瘦,江水九道来迢迢。
共欣华旦此缘胜,大千永峙为津桥。
兴余更就竹闲饮,妙音盈耳成长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