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戢干戈


载戢干戈

拼音zài jí gān gē

解释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战争。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出处《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暂未找到成语载戢干戈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载戢干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倒戢干戈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复用兵。”
大动干戈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倒持干戈 《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倒置干戈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倒载干戈 《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干戈满目
干戈征战
干戈满眼
轻动干戈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7回:“我徒弟纵有手段,决不能轻动干戈。”
化干戈为玉帛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