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不盖体


衣不盖体

拼音yī bù gài tǐ

解释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出处唐·杜甫《进雕赋表》:“唯臣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暂未找到成语衣不盖体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衣不盖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褐衣不完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穀,余梁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衣不兼采 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朱家》:“家亡余财,衣不兼采,食不重味。”
衣不及带
衣不布体 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衣不布体,食无充肠,幼学三年不蒙师训。”
衣不曳地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著布蔽膝,见者以为童仆,使人问乃知其夫人。”
衣不完采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家无余财,衣不守采,食不重味。”
衣不兼彩 清·汪琬《敕封徐母刘孺人墓志》:“素无铅华甘脆之好,衣不兼彩,食不重味。”
衣不遮体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6回:“后来自己落魄,病在店中,衣不遮体,食不充饥。”
衣不解结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中州有李生者,娶妇旬余而母病,夫妇更番守侍,衣不解结者七八月。”
衣不蔽体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