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贤良
拼音fāng zhèng xián liáng
解释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暂未找到成语方正贤良的典故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方正贤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贤良方正 | 《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
方正不苟 | 清·钱泳《履园丛话·者者居》:“嘉定有老儒,名朱纲,为人方正不苟,颇信佛老之说。” |
方方正正 | 朱自清《扬州的夏日》:“这一带的茶馆布置都历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楼可比。” |
方正之士 | |
方正不阿 | 《明史·王徽传》:“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来免改疑。” |
方正持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