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执不通
拼音gù zhí bù tōng
解释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变通。
出处李脃人《暴风雨前》第三部分:“偏偏室里坐的恰又是那个固执不通的吴翘胡子。”
暂未找到成语固执不通的典故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固执不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坚执不从 | 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小官劝他且待兵戈稍定,再做商量,争奈元帅坚执不从。” |
固执己见 | 《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
固执成见 | 茅盾《子夜》九:“如果荪甫一定要固执成见,那就拉倒。” |
顽钝固执 | |
择善固执 | 上官鼎《阳光三叠》第29章:“择善固执,未始不是一件好事!” |
不通世务 | |
不通一窍 | |
不通时宜 | 明·郎瑛《七修类稿·方头》:“今人言不通时宜而无顾忌者曰方头。” |
不通水火 | 东汉 班固《汉书 孙宝传》:“稚季耳目长,闻知之,杜门不通水火。”颜师古注:“不通水火,谓虽邻伍亦不往来也。” |
此路不通 | 周作人《我的复古的经验》:“但也因此得到一个极大的利益,便是‘此路不通’的一个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