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成语词典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的故事

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拼音mù bù rěn shì,ěr bù rěn wén

解释不忍心看,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出处康有为《大同书》乙部:“若将其坑降之迹演以杂剧,累一月描写之,当无人不恻动其心,哀矜涕泗,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矣。”

暂未找到成语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惨不忍闻 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目不忍见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目不忍睹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爱不忍释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条幅扇头诗》:“又于扇头见一绝云:‘一夜东风草剪齐,如丝春雨湿香泥……’亦爱不忍释。”
不忍卒读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
不忍释手
惨不忍睹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惨不忍言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于心不忍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八回:“再要刑法加重,于心不忍,然而人心因此江河日下。”
小不忍则乱大谋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