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怒不敢言


敢怒不敢言

拼音gǎn nù bù gǎn yán

解释敢:胆量大;言:说。内心愤怒但不敢说出来。

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正是哑子吃黄连,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暂未找到成语敢怒不敢言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敢怒不敢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敢怒而不敢言 唐 杜牧《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敢怒敢言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那计氏虽也还敢怒敢言,当不起晁大舍也敢为敢做。”
敢怨而不敢言 宋 邓牧《伯牙琴 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怒不可遏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喜怒不形于色 《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正色敢言 《明史 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不敢苟同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红花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不敢旁骛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希特勒在西线胜利以前,他似乎是谨慎的。攻波兰,攻挪威,攻荷、比、法,攻巴尔干,都是注全力于一处,不敢旁骛。”
不敢掠美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
不敢造次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