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

拼音yí fēng yì sú

解释移、易:改变;俗:长期积累、沿袭下来的民俗习惯等的总和。指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暂未找到成语移风易俗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移风易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变风易俗 《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倒敛……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革风易俗
易俗移风 晋·常璩《华阳国志·梓童士女》:“其高者,则严君味道,易俗移风。”
移风易尚 明 刘基《〈苏平仲文集〉序》:“移风易尚之机,实肇于此。”
变古易俗 《楚辞 九辩》:“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化民易俗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而远者怀之。”
改政移风 《东观汉记·马廖传》:“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移风崇教 《韩诗外传》卷八:“移风崇教,生而不杀,布惠施恩,仁不偏与。”
移风振俗 《新唐书 刘祥道传》:“以去就之官,临苟且之民,欲移风振俗,乌可得乎?”
移风平俗 《吕氏春秋 侈乐》:“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