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加点


文不加点

拼音wén bù jiā diǎn

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出处汉 张衡《文士传》:“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暂未找到成语文不加点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文不加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文无加点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传·祢衡》:“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不加思索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半文不值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倘若事事让他,他一定拿你看得半文不值。”
半文不白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来信》:“半文不白,半死不活的语言,对于大众仍旧是不顺的。”
不文不武 唐 韩愈《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分文不值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有人赞叹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
分文不取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懒龙分文不取,也不问多少,尽数与了贫儿。”
分文不受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3回:“供了素斋,又具白银一两为谢。三藏分文不受。”
分文不名 曹禺《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他自己穷得分文不名,还要支持那两三间破烂的会址,招待许多左派文人。”
临文不讳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