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若无人
拼音páng ruò wú rén
解释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暂未找到成语旁若无人的典故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旁若无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寂若无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笺本·德行下》:“傅茂远泊然静处,不妄交游民,袁司徒第经其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得非名贤。’” |
傍若无人 | |
阒若无人 | 孙中山《伦敦蒙难记》:“予友既抵其处,则见重门紧闭,阒若无人。” |
若无其事 | 《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
若有若无 | 明 洪应明《菜根谭 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
视若无睹 | 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
行若无事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万太尊说罢,行若无事。” |
若无旁人 | |
惨无人道 |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杀伤我人民,系累我妇孺,惨无人道。” |
惨无人理 |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严弄峻制,惨无人理。任法吏之妄为,丝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悬于法官之意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