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

拼音kè jǐ fù lǐ

解释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暂未找到成语克己复礼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克己复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奉公克己 《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克己奉公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克己慎行 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
省身克己 明 钱德洪《王文成公〈大学问〉跋》:“吾党各以己见立说,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