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步不离


寸步不离

拼音cùn bù bù lí

解释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出处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暂未找到成语寸步不离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寸步不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寸步不移
寸步不让 清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盖西国政治之基础,在于民权,而民权之巩固由于国民竞争权利寸步不肯稍让,即以人人不拔一毫之心,以自利天下。
故步不离 清·张履祥《与陈乾初书》:“学者凡事执一时之偶见,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无所进步,是以故步不离耳。”
跬步不离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宝四宝又甚相爱,稍长即跬步不离,小家不知别嫌疑。”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唐《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林雨《刀尖》:“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当战士的离不开刺刀手榴弹。”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敦煌变文集 卷一 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踏步不前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三章:“你们以为武汉在望,唾手可得,为什么我们倒在这儿踏步不前?”
寸步千里 唐·卢照邻《狱中学骚体》:“寸步千里兮相闻,思公子兮日将曛。”
寸步难行 元 白仁甫《东墙记》:“听了他凄凉惨切,好教我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