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而足
拼音bù yī ér zú
解释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出处《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暂未找到成语不一而足的典故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一而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从一而终 | 《周易 恒》:“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
虚一而静 | 战国·赵·荀况《荀子·解薮》:“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 |
执一而论 | 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 |
一而不党 | |
十一而税 | |
知一而不知二 | |
一而二,二而一 | 明 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九回:“天子神仙,一而二,二而一,岂有三茅祖师之印,陛下用不得之理?” |
一而再,再而三 | 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109回:“那厮必然再用此法,一而再,再而三,我其危矣。” |
不壹而足 | 《汉书·陈汤传》:“御使大夫财禹、博士匡衡以为《春秋》之义‘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今郅支单于乡化未醇,所在绝远,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还。”颜师古注:“言节制之,不皆称其所求也。” |
百不一爽 | 《清史稿·戴敦元传》:“至老,或问僻事,指革书案卷,百不一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