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之药
拼音bù sǐ zhī yào
解释长生不死的药。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上》:“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
暂未找到成语不死之药的典故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死之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生死之交 | 元 郑德辉《绉梅香》:“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 |
十死之地 | |
守死之志 | |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 晋 常璩《汉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
不终之药 | |
对症之药 | 《三国志 魏志 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
腐肠之药 | 汉·枚乘《七发》:“皓步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浓,命曰腐肠之药。” |
不死不活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8卷:“唯是被囚不死不活,这地位如何处,直是难。” |
不死不生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
不生不死 | 《入楞伽经》第八卷:“如来藏世间,不生不死,不来不去,常恒清凉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