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

拼音yī yǐ guàn zhī

解释用一种学说贯穿一切事物;也有自始至终贯彻到底的意思。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暂未找到成语一以贯之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以贯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从一以终 宋·文天祥《刘良臣母哀辞》:“呜呼,全而生这之必全而归之,从一以终兮尚得正,其何悲!”
一以当百 清·李渔《比目鱼》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领全军杀将前去。及至两不相对,真个人强马壮,一以当百。杀得那些山贼,抱头而窜。”
一以当十 《战国策 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 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