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胫而走


不胫而走

拼音bù jìng ér zǒu

解释胫:小腿。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播迅速。[近]不翼而飞。

出处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不胫而走的典故

三国时,吴国的孙策对有才之士十分妒忌,常常借故将一些有才能者杀掉。

有一个名叫盛孝章的有才者住在东吴,是孔融的好友。他为人耿直、孤傲,一向为孙策嫉恨。孔融时时为他担心,生怕他被孙策杀掉。一天,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介绍了盛孝章的情况,劝曹操招纳盛孝章。孔融在信中写道:“如果要光复汉室,就先得着实求贤;而要得到贤人,就要尊重贤人。”他打了个比方道:“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以:因,意指:珠玉本来是没有脚的,它之所以会落到人们的手中,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何况贤人是有脚可以行走的呢?)孔融还在信中强调:“只要尊重贤才,贤才就会跑来。”,“不胫而走”一成语便出于此。原喻贤才投奔慕贤者。后用于比喻事情还没推行就传开了。亦作“无胫而行”、“无足而走”、“无胫而走”。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胫而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胫而走 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无胫而走 唐·白居易《元公墓志铭》:“每一章一句出,无胫而走,疾于珠玉。”
无胫而来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珠玉》:“珠雄于此,玉峙于彼,无胫而来,以宠爱人寰之中。”
无胫而至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卒乎!”
无胫而行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
落荒而走 元 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你自慢慢的从大路上行,我便落慌而走。”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十一回:“玄德见势危,落荒而走。”
挺而走险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望风而走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4回:“今又不能尽力拒敌,反是望风而走。”
畏影而走 宋·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消畏影而走乎曰中者也。”
循墙而走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