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之勇


匹夫之勇

拼音pǐ fū zhī yǒng

解释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现泛指普通百姓。指毫无智谋,单凭个人力量蛮干的勇气。

出处《国语 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匹夫之勇的典故

项羽虽然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但是司马迁却称赞他说:“当年秦国政治腐败,百姓纷纷起来反抗,项羽在陈涉这个地方领军对抗,前后只花了三年时间,就把秦国灭掉,然后将得来的天下分封给各王侯贵族,成为称雄一方的霸主,虽然最后他失去了霸主的地位,但是他的功绩伟业,近古以来还没有人能做到。”,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在洛阳宫摆设筵席宴请群臣的时候说:“我之所以能成功,顺利取得天下,是因为能够知道每个人的特长,并且也懂得如何让他发挥长处。”然后他问韩信对自己的看法。韩信回答说:“大王您很清楚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与长处,因此您其实心里明白,说到机智与才华,其实是不如项王。不过我曾经当过他的部下一段时间,对于他的性情、作风、才能,了解得比较清楚。项王虽然勇猛善战,一人可以压倒几千人,但是却不知道如何用人,因此一些优秀杰出的贤臣良将虽然在他手下,可惜都没能好好发挥各自的专长。所以项王虽然很勇猛,却只是匹夫之勇,做事不懂得深谋远虑、三思而行。而大王任用贤人勇将,把天下分封给有功劳的将士,使人人心悦诚服,所以天下终将成为大人您的。”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匹夫之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匹夫之勇 《国语 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万夫之勇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想关云长但上阵处,凭着他坐下马、手中刀、鞍上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一夫之勇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匹夫之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嵩朱儁传论》:“故梁衍献规,山东联盟,而舍格天之大业,蹈匹夫之小谅,卒狼狈虎口,为智士笑。”
贲育之勇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力称乌获,捷言庆志,勇期贲育。”
兼人之勇 《汉书 韩信传》:“受辱于胯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血气之勇 《孟子 公孙丑上》:“夫子过孟贲远矣。”宋 朱熹集注:“孟贲血气之勇。”
万夫不当之勇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想关云长但上阵处,凭着他坐下马、手中刀、鞍上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村野匹夫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匹夫有责 清 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