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成语词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故事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拼音shì ér bù jiàn , tīng ér bù wén

解释视:看。闻:听见。看见了如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如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对某事不注意或不重视。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暂未找到成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听而不闻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视而不见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包而不办 杨植霖《若飞同志在绥远狱中》:“一种是国民党的包而不办的办法,一种是共产党的发动群众奋起抗战的路线。”
备而不用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虽说备而不用,到得那时候,听凭兵丁造一句谣言,开上几排枪,那人可就死了不少。”
比而不党
博而不精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