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n

弹劾


拼音tán hé
注音ㄊㄢˊ ㄏㄜˊ

繁体彈劾
词性动词


弹劾

词语解释

弹劾[ tán hé ]

⒈  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弹劾不避权贵。——《金史·雷渊传》

impeach; accuse;

⒉  由国家专门机关(如国会)对违法失职或职务上犯罪的官吏,采取揭发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

弹劾总统。
官吏受贿,议院得弹劾而去之;议院受贿,谁弹劾而去之?——章炳麟《五无篇》

引证解释

⒈  由国家的专门机关对违法失职或职务上犯罪的官吏采取揭发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

《晋书·阮孚传》:“尝以金貂换酒,復为所司弹劾。”
《旧唐书·职官志三》:“凡中外百僚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於大夫。”
《宣和遗事》前集:“那时有 吕诲 亦上疏弹劾 安石。”
章炳麟 《五无篇》:“官吏受贿,议院得弹劾而去之,议院受贿,谁弹劾而去之?”
茅盾 《动摇》十:“我们应该先行检举,提出弹劾。”

国语辞典

弹劾[ tán hé ]

⒈  监察机关或民意机关,对违法失职的政府官员提出控诉,以监督其行为的行动,称为「弹劾」。

嘉奖 赞扬

分字解释


造句

  • 有数个弹劾的理由。
  • 从越南回家的途中,我得知,我在弹劾事件中的白宫法律顾问查克·拉夫突然辞世。
  • 毕业后,希拉里为剑桥的儿童保护基金担任顾问,并成为了弹劾调查工作人员中的一员,为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提供咨询服务。
  • 唯参议院具有审判一切弹劾案之权。
  • 所有弹劾案,只有参议院有权审理。
  • 所有弹劾案,只有参议院有权审问。
  • 布拉戈耶维奇在对他的弹劾案裁决时说。
  • 在开庭审理弹劾案时,参议员们均应宣誓或誓愿。
  • 伊利诺伊州前州长罗德·布拉戈耶维奇在对他的弹劾案裁决时说。
※ "弹劾"的意思解释、弹劾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