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注
词语解释
起居注[ qǐ jū zhù ]
⒈ 皇帝的言行录。两汉时由宫内修撰,魏晋以后设官专修。唐宋时凡朝廷命令赦宥、礼乐法度、赏罚除授、群臣进对、祭祀宴享、临幸引见、四时气候、户口增减、州县废置等事,皆按日记载。元明以后趋于简单。
⒉ 职官名。负责侍从皇帝、记载皇帝的言行。魏晋及南北朝多以著作郎兼修《起居注》,北魏始置“起居令史”,另有“修起居注”,“监起居注”等官。隋代于内史省设“起居舍人”。唐宋又于门下省设“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掌其事。元代以给事中兼修《起居注》。明初曾专设起居注。清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讲官兼充,称“日讲起居注官”。参阅唐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
引证解释
⒈ 皇帝的言行录。两 汉 时由宫内修撰, 魏 晋 以后设官专修。 唐 宋 时凡朝廷命令赦宥、礼乐法度、赏罚除授、群臣进对、祭祀宴享、临幸引见、四时气候、户口增减、州县废置等事,皆按日记载。 元 明 以后趋于简单。
引《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太后﹞自撰《显宗起居注》,削去兄 防 参医药事。”
《旧唐书·经籍志上》:“乙部为史,其类十有三:……五曰起居注,以纪人君言动。”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生作牀下出介]:‘若有史官在旁,也该载入起居注了。’”
亦省称“起居”。 《宋书·志序》:“今以 班固、马彪 二志, 晋 宋 《起居》,凡诸记註,悉加推讨,随条辨析,使悉该详。”
⒉ 职官名。负责侍从皇帝、记载皇帝的言行。 魏 晋 及 南北朝 多以著作郎兼修《起居注》, 北魏 始置“起居令史”,另有“修起居注”,“监起居注”等官。 隋 代于内史省设“起居舍人”。 唐 宋 又于门下省设“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掌其事。 元 代以给事中兼修《起居注》。 明 初曾专设起居注。 清 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讲官兼充,称“日讲起居注官”。参阅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
国语辞典
起居注[ qǐ jū zhù ]
⒈ 我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以唐宋的记注最为详备,为修史的重要依据;元明以后,制度虽存,而记载渐趋简单,价值大不如前。如汉武帝有〈禁中起居注〉、东汉马皇后撰有〈明帝起居注〉等。
分字解释
※ "起居注"的意思解释、起居注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相关词语
- wǔ qǐ五起
- dié qǐ迭起
- qǐ shū起书
- qǐ zǎo mō hēi起早摸黑
- rě qǐ惹起
- qǐ gōng起工
- fā qǐ发起
- cháng mián bù qǐ长眠不起
- héng qǐ横起
- sì qǐ四起
- qǐ xiōng起凶
- qǐ kè起骒
- pǎo qǐ lái跑起来
- qǐ shǐ起始
- píng qǐ píng zuò平起平坐
- zhēng qǐ征起
- qǐ jià起驾
- qǐ shuì起税
- tū qǐ凸起
- jié qǐ桀起
- jū dì居第
- xī jū析居
- yàn què zhī jū燕雀之居
- bié jū别居
- qǐ jū shè rén起居舍人
- jí jū集居
- yán jū延居
- jū suǒ居所
- jū lú居庐
- zhé jū蛰居
- biàn tián jū卞田居
- gāo jū高居
- duān jū端居
- jū xī居息
- xīng jū兴居
- píng jū凭居
- qiáo jū谯居
- jù jū聚居
- gāo jū shēn gǒng高居深拱
- jū lín居邻
- zhù shén注神
- mù zhù目注
- shuǐ zhù水注
- rì zhù日注
- zhù shǐ注矢
- sān zhù sān chàng三注三唱
- zhù huà注画
- zhù yì注挹
- bēn zhù奔注
- jǐn zhù锦注
- wǎ zhù瓦注
- dà yǔ rú zhù大雨如注
- wěn chī sān zhù稳吃三注
- zhù mù注目
- píng zhù平注
- zhù ěr注耳
- qián zhù前注
- mù zhù xīn níng目注心凝
- jīn zhù津注
- fù zhù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