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òuhànshū

后汉书


拼音hòu hàn shū
注音ㄏㄡˋ ㄏㄢˋ ㄕㄨ

繁体後漢書

后汉书

词语解释

后汉书[ hòu hàn shū ]

⒈  史书名,南朝宋范晔撰。他以《东现汉纪》为主要依据,采取魏晋以来的各家著《后汉书》的精华,自撰成书,后因罪被处死,“志”未成。北宋时将晋司马彪所撰的《续汉书》的“志”,并入范晔的《后汉书》、计一百二十卷。唐李贤注《本纪》、《列传》,南朝梁刘昭注《志》

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国语辞典

后汉书[ hòu hàn shū ]

⒈  书名。纪及列传为南朝宋范晔所撰,志则为南朝梁刘昭取晋司马彪《续汉书》所补。一二〇卷,分本纪十、志三十、列传八十。范书一出,超越众家后汉史书,而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其中,〈文苑传〉的别立,开创了史书重视文学活动的良好先例。

分字解释


造句

  •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后汉书》。
  • 文章还对《后汉书》所述“三危”的位置进行了考证。
  • 这一关系,在《后汉书》的著者范晔那儿也能得到证实。
  • 本文从范晔的《后汉书》入手,结合其生平及时代背景,对其正统思想特征与体系做初步探讨。
  • 《后汉书·西羌传》作为中国“正史”关于“异族”书写的典型文本,其被解读的过程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
  • 公元185年,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后汉书》中记录了出现在夜空中的一颗被称为“客星”的星体,这颗星体存活了大概8个月。
※ "后汉书"的意思解释、后汉书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