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底本


拼音dǐ běn
注音ㄉ一ˇ ㄅㄣˇ


底本

词语解释

底本[ dǐ běn ]

⒈  底稿。

master copy;

⒉  抄本或刊印本所依据的本子。

把底本找来核对一下。

original;

⒊  校勘时作为依据的本子。

不按底本折校是错误的。

a text against which other texts are checked;

引证解释

⒈  底稿。

清 恽敬 《与黄香石》:“谨将原稿送呈,希飭贵高足钞録后即见掷,并无底本也。”

⒉  校刊、翻译、刊印书籍时作为依据的本子。亦指抄本或刊印本所依据的原本。

清 段玉裁 《与诸同志书》:“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譌不漏之难也,定其是非之难;是非有二:曰底本之是非,曰立説之是非。”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蟫隐庐 有石印本,然其底本甚劣。”

⒊  犹本钱。比喻可以凭借、依靠的钱物。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楔子:“积儹下十两白银,又有新做下一套绵衣,都是我身后的底本儿。”

国语辞典

底本[ dǐ běn ]

⒈  文书的稿本。

蓝本

⒉  成本。会计学上指物品的直接工资与直接材料费的总和。

分字解释


造句

  • 从以耶亚巴琳起行,安营在底本迦得。
  • 从底本迦得起行,安营在亚门低比拉太音。
  • 今晨我以绿度母护摩仪轨为底本敬造了此仪轨。
  • 校勘为保证校勘的可靠性,首先选好底本和校本。
  • 尽管如此,他的记载仍然是大猩猩这个现代名称的底本。
  • 全真丝彩绘长卷《故宫全景图》,底本为刘洪宽先生原创。
  • 上月底本月初的五天之内,菲律宾及东南亚连续受到两次强台风的袭击。
  • 庙画手稿俗称粉本,是画工作庙宇壁画的底本或作课徒画稿,均为黑白画稿。
  • 《本草经集注》原有三卷本和七卷本两种,《新修本草》是以七卷本为底本修撰的。
  • 他们上巴益,又往底本,到高处去哭泣。摩押人因泥波和米底巴哀号,各人头上光秃,胡须剃净。
  • 他们进入房子,又往底本,上到高处去哭泣,摩押人为尼波和米底巴哀号; 各人头上都光秃,胡须剃净。
  • 住在底本的民哪(原文作女子),要从你荣耀的位上下来,坐受乾渴。 因毁灭摩押的上来攻击你,毁坏了你的保障。
  • 苏格拉底么有暗示在相信了限制后他就变得不聪明了,因此,(H 1)并不是苏格拉底本人观点的一个合理解释。
  • 其底本绘制于宋端平年间(1234—1235),绘制人可能是《潮州图经》(1235年)的作者黄梦锡等人。
  • 以介绍书籍内容、特点、刊刻底本、校勘水平以及树立品牌形象为主的文字广告和插图广告是书坊广告的主要表现形式。
  • 由于基德之前是个蒙雇于英国的海盗搜捕船长,但是此次袭击被认定为海盗行为。(基德底本以为这是一艘附属于法国的船只。)
※ "底本"的意思解释、底本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