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nsāng

蚕桑


拼音cán sāng
注音ㄘㄢˊ ㄙㄤ

繁体蠶桑
词性名词
港台養蠶

蚕桑

词语解释

蚕桑[ cán sāng ]

⒈  养蚕与种桑。

引证解释

⒈  养蚕与种桑。

《管子·山权数》:“民之通於蚕桑,使蚕不疾病者,皆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后汉书·东夷传·三韩》:“土地肥美,宜五穀。知蚕桑,作縑布。”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诗之五:“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清 戴名世 《庚辰浙行日记》:“盖东南蚕桑之盛,莫过於 湖州。”

分字解释


造句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的国家;早在3000多年以前,蚕桑、丝织已相当发达。
  •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蚕桑业较为发达的时期。
  • 土-水-气中氟的迁移和积累与蚕桑氟化物污染;
  • 蚕桑生态系统是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适用于牧业区和以牧业区为主的半农半牧区,蚕桑区。
  • 广西已是中国的蚕桑大省区,产业基础扎实,竞争优势较强。
  • 由于嘉兴古代农业发达,稻作习俗和蚕桑习俗最为普遍且最具特色。
  •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44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养分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
  • 桑疫病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各地发生普遍,对蚕桑生产的影响很大。
  • 最后对这一时期的蚕桑类农书进行了特征描述,展示了这一时期的农书新特点。
  • 中国古代的桑林不仅是蚕桑生产的场所,而且也是进行祈雨求子等重大巫术活动的场所。
  • 为了提高蚕桑生产数据的统计效率和利用效率,研究开发了浙江省蚕桑产业信息管理系统。
  • 昭通市地处云南省北部山区,蚕桑产业作为当地农特产品支柱产业之一,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 "蚕桑"的意思解释、蚕桑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