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
词语解释
梆子[ bāng zi ]
⒈ 见“梆 1 ”
⒉ 一种用开有纵长口的空心树干制成的打击乐器。
英slit drum;
⒊ 即“梆子腔。
英bangzi operas;
⒋ ”:河南梆子。
引证解释
⒈ 巡更或旧时衙门用以集散人众所敲的响器。用竹子或挖空的木头制成。
引《水浒传》第二回:“那庄前庄后,庄东庄西,三四百 史 家庄户,听得梆子响,都拖枪拽棒,聚起三四百人,一齐都到 史家庄 上。”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外面那洋号一回一回的,吹得呜呜响,人来人往的脚步声,又是那打更的梆子敲个不住,如何睡得着。”
巴金 《砂丁》一:“二更的梆子果然响起来,清脆的木头的声音在这静夜里和那一声两声的狗叫互相应答。”
⒉ 打击乐器。用两根长短不同的硬木棒制成,两手各执其一,互击发音以按节拍。是梆子腔的伴奏乐器。
⒊ 指梆子腔。
引《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无如老爷的天性又生来的合看戏这桩事不甚相近,甚么叫作宾白合套,切末排塲,平日一概不曾留过这番心,再讲不到梆子、二簧了。”
国语辞典
梆子[ bāng zi ]
⒈ 古代用竹子或木头制成的响器,敲击时发出声响,用来召集群众、报警或巡夜打更。
引《水浒传·第二回》:「找庄上打起梆子,你众人可各执鎗棒,前来救应。」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梆子响处,箭如骤雨射将来。」
⒉ 乐器名。由两根硬木棒组成。音响脆而坚实,为梆子戏的主要击节乐器。
⒊ 梆子腔的简称。参见「梆子腔」条。
例如:「陕西梆子」、「河南梆子」。
英语watchman's clapper, wooden clappers with bars of unequal length
法语bois sonore, instrument de bois évidé ou de bambou qu'on frappe pour indiquer les veilles, ou au théâtre pour marquer le rythme
分字解释
- 边敲梆子边喊:“卖汤团啰!”
- 清乾隆时期,上党梆子已是一个成熟剧种。
- 摇铃,梆子棒,和木锉也很流行打击乐器。
- 上党梆子有一套独特的表演程序和艺术风格。
- 河北梆子是至今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的戏曲剧种之一。
- 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
- 这就要从音乐美学和艺术学的宏观视角来分析河北梆子。
- 转身放好梆子,熟练地做出大小汤团,一个接着一个往锅里丢。
- 从京剧传入到19世纪末,京、徽、梆子同台竞演、融合汇通,形成南派京剧;
- 莱芜梆子,亦名莱芜讴,是形成并流传于山东省莱芜市及周边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
- 第二章从莱芜梆子的语言入手,详细地分析与总结了莱芜梆子的发声方法与各行当的行腔特点。
- 纱阁戏人题材多以传统戏剧为主,是山西中路梆子流行剧目的精美再现,是绽放色彩的民间工艺之花。
- 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河南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在河北的部分地区,旧称河南高调。
- 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蒲州梆子正陷于危机之中,观众大量流失,演员队伍青黄不接,这种局面需要尽快得到扭转。
相关词语
- bāng zi xì梆子戏
- yìng bāng硬梆
- bāng bāng qiāng梆梆枪
- bāng zǐ qiāng梆子腔
- bāng gǔ梆鼓
- sān bāng三梆
- bāng luó梆锣
- nán bāng zi南梆子
- sàng bāng丧梆
- shān xī bāng zǐ山西梆子
- bāng bāng yìng梆梆硬
- jī bāng击梆
- mù bāng木梆
- lǎo bāng zǐ老梆子
- liáo dǎo bāng zi潦倒梆子
- chuán bāng传梆
- yìng bāng bāng硬梆梆
- bāng yìng梆硬
- hé nán bāng zǐ河南梆子
- shān dōng bāng zǐ山东梆子
- yǎn pí zi眼皮子
- fēng hú zǐ风胡子
- zéi gǔ zǐ贼古子
- zhàng zǐ障子
- xiào zǐ shùn sūn孝子顺孙
- zuì gōng zǐ醉公子
- zhòu zǐ胄子
- sàng jiā zǐ丧家子
- luò zǐ鮥子
- shān gǎng zǐ山岗子
- tiào zǐ跳子
- dōu niàn zǐ都念子
- zhī shí fèn zǐ知识分子
- é zǐ额子
- yú gē zǐ渔歌子
- zú zǐ卒子
- tōng lù zǐ通路子
- chéng zǐ程子
- dǐng zhù zǐ顶柱子
- jī shān zǐ稽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