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合


拼音fú hé
注音ㄈㄨˊ ㄏㄜˊ

繁体伏閤

伏合

词语解释

伏合[ fú hé ]

⒈  据《新五代史·李琪传》载,唐朝大明宫中的紫宸殿称合,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见群臣的便殿(一说为前殿,见宋王溥《唐会要·大明宫》)。后因以“伏合”指朝臣俯伏合下向天子奏事。

引证解释

⒈  据《新五代史·李琪传》载, 唐 朝 大明宫 中的 紫宸殿 称閤,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见群臣的便殿(一说为前殿,见 宋 王溥 《唐会要·大明宫》)。后因以“伏閤”指朝臣俯伏閤下向天子奏事。

《旧唐书·崔仁师传》:“会有伏閤上诉者, 仁师 不奏, 太宗 以 仁师 罔上,遂配 龚州。”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时 孔道辅 为御史中丞, 范仲淹 居諫职,知不可以偏言夺,乃相举牵臺諫合入,伏閤拜疏。”

分字解释


造句

  • 请众前来。要在本合利斯托斯我众的上帝君王前爬伏叩拜。
  • 这后半段航程更为艰险,在此期间,他绕过了险情四伏的合恩角。
  • 这后半段航程更为艰险,在此期间,他绕过了险情四伏的合恩角。
※ "伏合"的意思解释、伏合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