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ǎnshū

短书


拼音duǎn shū
注音ㄉㄨㄢˇ ㄕㄨ

繁体短書

短书

词语解释

短书[ duǎn shū ]

⒈  汉代凡经、律等官书用二尺四寸竹简书写。官书以外包括子书等,均以短于二尺四寸竹简写书,称为“短书”。后多指小说、杂记之类的书籍。

⒉  指书牍。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凡经、律等官书用二尺四寸竹简书写。官书以外包括子书等,均以短于二尺四寸竹简写书,称为“短书”。后多指小说、杂记之类的书籍。

汉 王充 《论衡·骨相》:“在经传者较著可信;若夫短书俗记,竹帛胤文,非儒者所见,众多非一。”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至於诸子短书,杂家小説,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天穿节考》:“凡事无雅记可寻者,不得不徵之短书,而短书多误。”
章炳麟 《文学总略》:“古官书皆长二尺四寸,故云二尺四寸之律,举成数言,则曰三尺法。经亦官书,故长如之,其非经律,则称短书。”

⒉  指书牍。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
唐 杜甫 《雨》诗之三:“多病久加饭,衰客新授衣,时危觉凋丧,故旧短书稀。”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唐 国子祭酒 李涪 刊误云:短书出 晋 宋 兵革之际,时国禁书疏,非弔丧问疾不得行尺牘,故 羲之 书云死罪,是违制令故事也,启事论兵皆短而缄之,贵易於隐藏。”

国语辞典

短书[ duǎn shū ]

⒈  称小说杂记等类的书。

汉·王充《论衡·骨相》:「若夫短书俗记,竹帛胤文,非儒者所见,众多非一。」

⒉  称书牍。

南朝梁·元帝〈玄览赋〉:「报荡子之长信,送仙人之短书。」

分字解释


造句

  • Kindle成功的驱动了短书或独立式杂志风格文章这类亚文体书的增长。
  • 这本书能进入这份名单,我怀疑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老师认为它篇幅够短,至少能鼓励我们从经典漫画书边走开一会儿。
  • 当然,英国人喜欢文学作品名单和他们所引起的争执,以至于他们把布克奖的候选人划分为短单书和长单书。
  • 《腓利门书》是保罗13封信中的最后一封,当然它是非常短的,一小页。
  • AOL技术公司的梅尔·马丁(Mel Martin)在最近的博客中写道:“我买的汽车说明书都比它短。”
  • 么短内你怎么看了这么多书?
  • 基于按需印刷的特点,它能解决长期困扰出版社的库存和退货问题,使短版书和断版书的出版成为可能,给出版社带来了新的赢利空间。
  • 你需要培养自己识别并判断任何一本书的能力,要仔细,但用的时间要尽可能短。
  • 这课书又容易又短。
  • 尽管我承认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计划书的确很难,但我感觉有点失望,又再次重申了我所希望看到的:原创性,并解释了原因。
※ "短书"的意思解释、短书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