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役


拼音dà yì
注音ㄉㄚˋ 一ˋ

大役

词语解释

大役[ dà yì ]

⒈  古指需要大量劳力方能完成的徭役。

⒉  指战事。

引证解释

⒈  古指需要大量劳力方能完成的徭役。

《周礼·地官·乡师》:“大役则帅民徒而至,治其政令。”
贾公彦 疏:“大役者谓筑作堤防、城郭等。”
《庄子·人间世》:“上有大役,则 支离 以有常疾不受功。”
成玄英 疏:“国家有重大徭役,为有痼疾,故不受其功程者也。”

⒉  指战事。

《国语·晋语五》:“国有大役,不镇抚民而备钟鼓,何也。”
韦昭 注:“役,事也。”

分字解释


造句

  • 糟糕到如此地步,以致在1828年战役中成了一大问题。
  • 在役建筑结构的维修加固改造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受欢迎的九大行业之一。
  • 现在役机组中的粗粉分离器形式大多为径向挡板型粗粉分离器,分离效率低,阻力大。
  • 南宋义役多被学界视为一大弊政,但它其实存在一个由利趋弊的过程。
※ "大役"的意思解释、大役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