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


拼音dà yì
注音ㄉㄚˋ 一ˋ

大邑

词语解释

大邑[ dà yì ]

⒈  犹大邦。殷周时尊称上国之词。亦用以自称。

⒉  古称王畿、侯国、大夫采地曰邑;尊大之,称“大邑”。

⒊  大的都邑或都会。

引证解释

⒈  犹大邦。 殷 周 时尊称上国之词。亦用以自称。

《书·武成》:“天休震动,用附我大邑 周。”
《孟子·滕文公下》:“惟臣附于大邑 周。”
杨伯峻 注:“甲文中有‘大邑 商 ’‘天邑 周 ’之辞。金文中亦有‘大邑 周 ’之辞,不仅别人尊之如此称呼,自称亦如此(‘大邑’即‘天邑’)。”

⒉  古称王畿、侯国、大夫采地曰邑;尊大之,称“大邑”。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

⒊  大的都邑或都会。

《书·多士》:“今朕作大邑于兹 洛。”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建天京于金陵论》:“通都大邑,无非名胜之区;建极绥猷,必择建都之地。”

国语辞典

大邑[ dà yì ]

⒈  大城镇。

《书经·多士》:「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 」

如:「通都大邑」。

⒉  大国。

《孟子·滕文公下》:「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

英语Dayi county in Chengdu 成都[Cheng2 du1], Sichuan

德语Dayi (Ort in Sichuan)​ (Eig, Geo)​

分字解释


造句

  • 我们的胶原蛋白来自大邑生态养殖区的猪。
  • 我是大邑县人,我很爱我的家乡。
  • 文中介绍空气钻井技术在大邑1井的应用情况。
  • 在大邑县,中国游客在蜿蜒曲折的乡间大宅院中漫步。
  • 但巨石城墙造价昂贵,只有富庶城邑或名城大邑方有财力修建。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位于成都西郊大邑县境内,距成都120公里。
  • 花器解剖和授粉试验表明,大邑梅有较高的繁殖力,保持着野生种的特性。
  • 接种根瘤菌尽管能使大邑黑豆结瘤增加,但是大豆植株的氮含量却有轻微下降。
  • 去年刘的孙子之一在大邑组织一场刘氏家族的聚会。他们曾经担心告诉别人他们有与刘留有同样的血脉。
  • 对此,作者以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为例,分析古镇如何正确把握自身特色,并在合理适度开发的同时做好古镇保护工作。
  • 去年,刘氏家族的一位子孙在大邑为已分散的刘家后代组织了一次聚会,刘氏的后代们曾一度害怕被人揭发自己是刘家后人。
※ "大邑"的意思解释、大邑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