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
词语解释
赤松[ chì sōng ]
⒈ 即赤松子。(1)《楚辞·远游》:“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韩非子·解老》:“赤松得之,与天地统。”汉王充《论衡·无形》:“赤松、王乔,好道为仙,度世不死。”参见“赤松子”。(2)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王琦注引《太平寰宇记》:“金华县有赤松涧,赤松子游金华山,以火自烧而化。”又引《浙江通志》:“金华县北有赤松山,相传黄初平叱石成羊处。初平号赤松,故山以是名。”参见“赤松子”。
⒉ 亦作“赤诵”。复姓。
⒊ 常绿乔木,树皮较薄,淡黄红色。木材质粗,较坚韧,供建筑、造纸等用,树干可采松脂。又为观赏树。
引证解释
⒈ 参见“赤松子”。参见“赤松子”。
引即 赤松子。(1)《楚辞·远游》:“闻 赤松 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韩非子·解老》:“赤松 得之,与天地统。”
汉 王充 《论衡·无形》:“赤松、王乔,好道为仙,度世不死。”
参见“赤松子”。(2)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落帆 金华 岸, 赤松 若可招。”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记》:“金华县 有 赤松涧,赤松子 游 金华山,以火自烧而化。”
又引《浙江通志》:“金华县 北有 赤松山,相传 黄初平 叱石成羊处。 初平 号 赤松,故山以是名。”
⒉ 亦作“赤诵”。复姓。《宋书·符瑞志上》作“赤诵”。
引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八:“吾姓为 赤松,名 时乔,字 受纪。”
⒊ 常绿乔木,树皮较薄,淡黄红色。木材质粗,较坚韧,供建筑、造纸等用,树干可采松脂。又为观赏树。
国语辞典
赤松[ chì sōng ]
⒈ 植物名。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高可达四十公尺,树皮与嫩芽皆赤褐色,针状叶。雌雄同株,雄花黄,雌花紫。毬果卵圆形,种子有披针形的翅,以便散播。木质坚韧,可供建筑、造纸之用,树脂可作松香,叶可提炼化工原料。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等。
分字解释
- 不过这些赤松长得真漂亮。
- 我们离赤松林不远了。
- 这里就是赤松林了。
- 挪威松,北美赤松…
- 整天里,赤松鼠来来去去,它们的灵活尤其娱悦了我。
- 对如何促进赤松林演替为较高级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讨论。
- 主要树木有赤松、黑松、落叶松、刺槐、楸树、柏树及各类果树。
- 指出目前的赤松林是一种脆弱的生态系统,这是病虫害蔓延的原因。
- 本文采用动态可比性林木分级法,研究了东北东部天然赤松林的种群结构。
- 对松口蘑菌丝与赤松根形成的外生菌根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
- 可以有把握地这样设想,几乎任何的苏格兰赤松都能和其他任何的苏格兰赤松杂交。
- 靠近河边的大墓据说是松赞干布之墓,与之相邻的是赤松德赞的墓,墓旁有巨大功德碑。
- 结果表明,长白赤松和红松土壤细菌数量受高浓度CO2影响显著(p < 0.05)减少;
- 弦面和径面抗剪强度,林分密度相对低的林分人工林赤松低于林分密度相对高的林分人工林赤松;
- 本文将从对比研究角度对赤松和韩禄伯译本考查,希望在已有英译寒山诗研究基础上做一个大胆尝试。
- 如果赤松的理论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而不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本仍然可以声称自己是领头雁。
- 20世纪3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提出了一个亚洲国家经济起飞的理论。
- 内部包括地板,双曲线的长椅,大多是胶合板制成的欧洲赤松(樟子松)和白桦(Betula pubescens)。
- 通常总是赤松鼠(学名sciurus Hudsonius)在黎明中把我叫醒的,它在屋脊上奔窜,又在屋子的四侧攀上爬下,好像它们出森林来,就为了这个目的。
相关词语
- chì rì赤日
- chì zǐ赤子
- chì yā赤鸦
- chì dì赤帝
- chì yì赤邑
- dǎ chì jiǎo打赤脚
- chì xīn赤心
- chì shéng wǎn zú赤绳绾足
- chì niǎo jiā rì赤鸟夹日
- chì liú qǐ liáng赤留乞良
- bái tù chì wū白兔赤乌
- lí chì黎赤
- chì táng赤棠
- chì bì赤壁
- tàn chì wán探赤丸
- chì guō赤郭
- chì kuǎn赤款
- chì lìng赤令
- chì huà赤化
- chì dùn dùn赤炖炖
- péng sōng髼松
- sōng fěn松粉
- sōng zhú méi松竹梅
- yī kuān dài sōng衣宽带松
- sōng qiú松球
- sōng gēn松根
- sōng huā jiān松花笺
- sōng ěr shí松尔石
- sōng jiāng lú yú松江鲈鱼
- sōng yī松衣
- sōng chuī松吹
- hè gǔ sōng jīn鹤骨松筋
- sōng luó松罗
- sōng qì松气
- xǐng sōng醒松
- yíng kè sōng迎客松
- sōng shù松树
- sōng táng松堂
- sōng péng松棚
- pán sōng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