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ì

赤狄


拼音chì dí
注音ㄔˋ ㄉ一ˊ

赤狄

词语解释

赤狄[ chì dí ]

⒈  亦作“赤翟”。

⒉  春秋时狄人的一支。大体分布于今山西长治一带,与晋人相杂居。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赤翟”。 春秋 时 狄 人的一支。大体分布于今 山西 长治 一带,与 晋 人相杂居。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

《春秋·宣公三年》:“秋, 赤狄 侵 齐。”
《史记·匈奴列传》:“晋文公 攘 戎翟,居于 河西 圁 洛 之閒,号曰 赤翟、白翟。”
司马贞 索隐:“案:《左氏传》云‘ 晋 师灭 赤狄 潞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清水 歷其南,东流逕 皋落 城北。 服虔 曰:‘ 赤翟 之都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青羌、赤狄,同界狼豺;胡服夷言,咸为京观。”
明 汤显祖 《出塞曲》:“赤狄 夫人尽, 乌孙 公主还。”

分字解释


造句

  • 北狄是先秦时期重要的一支部族,分为赤狄、白狄二支。
  • 笔者经多方考析,大胆立论,提出鬼方及其后裔赤狄是印欧人种的观点,以期推动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史和山西古代史的深入研究。
※ "赤狄"的意思解释、赤狄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