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制宪[ zhì xiàn ]
⒈ 制订或修改宪法。
例制宪立法。
英draw up a constitution;
国语辞典
制宪[ zhì xiàn ]
⒈ 制定宪法。
例如:「制宪国大代表」。
分字解释
造句
- 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是现实主义者。
- 我们还要尽快共同举行制宪会议选举。
- 通过制宪会议来解决君主制的问题如何?
- 制宪会议年纪最大的成员;
- 问:通过制宪会议来解决君主制的问题如何?
- 因此,皇室的命运应在制宪会议选举前决定。
- 突尼斯预计在10月23日举行制宪会议选举。
- 澳大利亚主权在于人民,而不在于过去的制宪者;
- 1857年6月15日,制宪会议代表选举开始了。
- 但是制宪会议上的辩论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
- 制宪议会必须给出一个更好、更透明的过渡时期的正义形式。
- 公民投票将决定皇室的命运,而制宪会议选举决定国家重建。
- 加州的首次制宪会议召开于1849年,那时该州还未加入联邦。
- 但是美国不会召开制宪会议,而且也确实不需要召开制宪会议。
- 尼制宪会议以560票对4票的结果通过了对贾南德拉国王的废黜。
- 尼泊尔制宪议会成员普拉丹。马拉说,为保护妇女所设立的法律必须要执行。
- 据制宪会议解释,这些以一片蓝色为背景的星星“代表夜空中的一个新星座”。
- 有两位候选人在争夺这个职位,但是没人能够得到制宪会议601名代表中多数者的支持。
- 而在制宪会议上的问题要大而复杂得多,当又一群疯子在议会内意见不一时,谁会来出示证据呢?
- 而在制宪会议上的问题要大而复杂得多,当又一群疯子在议会内意见不一时,谁会来出示证据呢?
※ "制宪"的意思解释、制宪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