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shì

知事


拼音zhī shì
注音ㄓ ㄕˋ
词性名词


知事

词语解释

知事[ zhī shì ]

⒈  中华民国初期对县一级最高行政官的称呼。

county magistrat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⒉  通晓事理;懂事。

sensible;

引证解释

⒈  通晓事理;懂事。

《荀子·大略》:“主道知人,臣道知事。”
汉 刘向 《列女传·梁夫人嫕》:“天子感悟,使中常侍掖庭令杂讯问,知事明审。引见, 嫕 对上泣涕,赏赐累亿。”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商小姐 见兄弟小时母子伶仃,而今长大知事,也自欢喜他。”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到底是老人家知事。”

⒉  主管事务。

《管子·戒》:“於国有所不知政,於家有所不知事,必则 朋 乎。”
尹知章 注:“若皆知之,则事钟於己,将不胜任而败。 朋 能有所不知,故可以移政。”

⒊  官名。地方行政长官的名称。 宋 时分命京官出守列郡,称为权知某府或某州或某县事,知事之名由此而起。 明 清 径称县级地方行政长官为知县, 民国 改知县为县知事,省称知事,后又改知事为县长。

郭沫若 《黑猫》六:“府县的知事那时都还是旧人,知府姓 李,是 云南 人,和城内一家姓 李 的豪绅认了同宗。”

⒋  官名。 明 清 时代的属官名。 明 清 之廉访司、通政司、按察司、盐运司等及各府皆置知事。

⒌  僧职名。掌管僧院事务。后称为住持。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本朝大曰寺,次曰院,在法:寺有寺主,郡有僧首,总称主首。而 宣和 三年禁称主字,改曰管勾院门,同管勾院门事,供养主作知事,庵主作住持。至 建炎 初,避御名,并改曰住持。”

国语辞典

知事[ zhī shì ]

⒈  晓事、懂事。

《荀子·大略》:「主道知人,臣道知事。」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〇》:「商小姐见兄弟小时母子伶仃,而今长大知事,也自欢喜他。」

⒉  职官名。民国初年称一县的长官为「县知事」。今改称为「县长」。

德语Gouverneur (S)​

分字解释


造句

  • 人的无知带来了恐惧,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 想像力使未知事物的形象呈现于人们心中。
  • 石原知事很快便就此道歉。
  • 他说,我想当时自己对未知事物心存恐惧。
  • 注意此最后一个通知事件的最大值是84。
  • 仅当您打算研究未知事项时,才能容忍无知。
  • 以下仅仅是食品工业中不为人知事实中的几个。
  • 那侦探试图根据已知事实设想出完整的犯罪经过。
  • 这就是为什么研究未知事物,第一步一定是观察。
  • 纪念馆的网站上详述了去纪念馆参观的应知事项。
  • 改进通知事件。
  • 我们因不知事出何因而困惑重重,却不曾放弃投降。
  • 超过15000人的平民在此前的未知事件中丧生。
  • 为已知的未知事件做准备相当困难,除非你重视他们。
  • 消息通知事件的委托方法,委托对象将要处理或已经处理。
  • 当我使用感官来清楚明白地感知事物时,有些确实是真实的。
  • 上周,媒体不遗余力地“报道”了莎拉·佩林最新无知事迹。
  • 但是,以这样的方式去感知事物所得到的画面,往往是扭曲的。
  • 推测类问题:读者必须推测未知事件,因为他们身在文本之外。
  • 推测类问题:读者必须推测未知事件,因为他们身在文本之外。
  • 相反,它会注册一个侦听程序来接收通知事件并相应进行调整。
  • 仅当使用Web资源更新状态时,状态更改才会触发通知事件。
  • 但是这个创意有一点让我害怕,怕它颠覆了我们认知事物的方法。
  • 考虑:不同的技术对事件通知事务是否支持(应用程序的出口)?
  • 凭借这是我们所确知事物的真相这一纯粹逻辑,是可以将其证明的。
  • 科学家认为,脑部这种古老的奖励机制在尝试未知事物方面有进化优势。
  • 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在讨论大脑的力量,它能告诉你应该如何感知事物。
  • 既然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未知事物的消失,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技术来控制它。
  • 现在,即使他在撒谎,我们也无从得知事情的真相,除非你对他进行跟踪。
※ "知事"的意思解释、知事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