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ǎng

掌故


拼音zhǎng gù
注音ㄓㄤˇ ㄍㄨˋ
词性名词


掌故

词语解释

掌故[ zhǎng gù ]

⒈  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迹等。

孝文、孝武因袭掌故,未遑讲试。——《史记·龟策列传》

anecdote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掌固”。官名。 汉 置,太常属官,掌管礼乐制度等的故实。

《史记·儒林列传》:“是时 伏生 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 朝错 往受之。”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宜命掌故悉奏其仪而览焉。”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久应旁求掌故,咨询天官,斟酌繁昌,经营高邑。”
南朝 宋 鲍照 《论国制启》:“伏见 彭城国 旧制,犹有数卷,虽多殊革,大纲可依,愚谓宜令掌固刊而撰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平原 犹豫不能决,欲留其人,处以掌故,其人力辞,竟去。”
清 卢文弨 《锺山札记·掌固》:“固,本与‘故’通,掌故亦可作‘掌固’……与《周礼·夏官》之掌固,其职自殊。”

⒉  旧制旧例;故事,史实。

《史记·龟策列传》:“孝文、孝景 因袭掌故,未遑讲试。”
宋 岳珂 《愧郯录·服章入衔》:“此南渡而后,掌故散讹之失也。”
《明史·杨廷和传》:“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於朝章掌故也,明於兵刑钱穀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为了文字狱,使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但一面却也使昧于掌故。”

国语辞典

掌故[ zhǎng gù ]

⒈  国家的故事、史实、惯例。即今一国的典章制度或故事传说。

《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孝文、孝景因袭掌故,未遑讲试。」

⒉  职官名。周代时负责防御城池,汉时掌管礼乐制度,唐代则看守仓库、陈设等。

英语anecdote, tales (esp. about historical figure)​

法语anecdote

分字解释


造句

  • 大家好,欢迎收听“词汇掌故”节目。
  • 西卜林这本书内容翔实、充满轶事掌故,甚至对古典音乐骨灰级乐迷都能有十足的吸引力。
  • 当然,这两种传说无非是附会而已,吃馄饨时说说这种掌故,则自有一种乐趣。
  • 就在杭州西湖灵隐寺的边上,有一座山峰叫做月桂峰,据说便与这个掌故有关。
  • 在这里,我们看到乔丹的情绪感应讲话,他在回忆老掌故和感谢大家谁帮助他一路走来。
  • 在这里,我们看到乔丹的心思感应讲话,他在回忆老掌故和感激公共谁赞助他一路走来。
  • 第一章主要结合池莉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武汉城市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旨在探讨城对人的塑造性;
  • 玛卡蕾蒂太太不很喜欢孩子,当她给客人们滔滔不绝地讲述她所知道的各种掌故时,她是不喜欢别人从旁边插嘴打扰的。
  • 《蜀王本纪》记录了古代四川的掌故,对于研究巴蜀上古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然而史上对于该书的作者、体例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
※ "掌故"的意思解释、掌故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